刺客招供的主使人是大皇子和秦尚书,他们两人会来提醒自己?不是巴不得自己死吗?
顾郡辰觉得越来越有趣了。
只不过,暗器蒙面人和扶丘国之间肯定有关系。因为真正凑巧的是这两批人。如此一来……表哥的失踪,就更加有问题了。
夜晚。
西北的夜晚特别的宁静,但是这一晚对西北军营的很多人来说,并不宁静。内奸是谁?这个问题让很多人开始相互怀疑了起来。曾经肝胆相照的兄弟,如今可能是内奸,这个可能让大家都不好接受。
而在将军府的顾郡辰,可以说是所有人之间,最平静的一个人。他等的并不是内奸会不会通知背后的人去救刺客,他等的是当刺客到了京城,当刺客的供状到了皇叔的面前,大皇子和秦尚书会怎么解释?
当年,孟德朗说自己活不过二十的时候,一群人表面没什么,心里估计都高兴。现在是他亲口承认的毒可以解决了,他们就坐不住了。
这看似平稳的一锅水,其实还是自己搅乱的。
而顾郡辰更加想知道的是,六年前对自己下毒的人和背叛父皇、皇叔的人,到底是谁。当年父皇和父皇的计划天衣无缝,如果没有人背叛,唐家的本家不至于为了保护皇叔被灭门。
大理寺卿在皇叔的生辰宴上被算计,因为洛儿的误打误撞不了了之,后来又碰到遇袭,因为五城兵马司南城的人巡逻被救,是因为大理寺卿找到了一点当年的线索,那么他线索所指之人到底是谁?
但只有皇叔知道。
古管家给他的信中,五城兵马司南城的指挥使是秦风,他是秦尚书的人。是巧合吗?顾郡辰不知道。
但是秦尚书是可以排除嫌疑的。因为当年的秦贵妃是齐王侧妃,秦尚书还是兵部侍郎,他和父皇、皇叔是一荣俱荣的人。
顾郡辰揉了揉太阳穴。
“王爷。”孟德朗为他点燃了香,“王爷该好好休息了,王爷年纪还小,考虑的事情太多,会伤神的。”
“我父皇、我皇兄、我侄子全都死于六年前。孟德朗,如此的血海深仇,我怎么可能放下?”这是第一次,他在孟德朗面前,如此清楚又直接的表达出自己的情绪。血海深仇,当年他的侄子们还那么小。“大皇兄年长我二十岁,我侄子跟我同年,听说大嫂当年怀孕的时候,怡巧母后也怀孕了。当时父皇和大皇兄觉得,我和侄子特别的有缘。”
“王爷……”孟德朗欲言又止。
第158章
目录
顾郡辰闭上眼:“孟德朗,当年本王是没有资格说血海深仇,可如今本王有了。”
孟德朗沉默。他虽然没有经历过齐王的事情,但是齐王内心的痛他是明白的,六年前的内乱把华国的根也伤的太深了。
太子宴的嫡长子、嫡长孙全都死于那场内乱里。
“停,原地休息到天亮,注意四周的情况,别让人劫走了囚犯。”郡一道。他们走的是小路,小路比较快,虽然是官道比较安全,但顾郡辰就是要引人出来。
也许背后的人也知道顾郡辰的目的,但是如果刺客真的招供了,那么这是人证,这个险谁也不敢冒。
郡一严谨的观察四周,王爷说对方一定会来,就算不来对我们也没有损失。不过,人和供词是分开的,人在途中走的慢,供词早就快马加鞭的送回京城了。
不过,郡一带着刺客离开西北的第一夜,并没有遇到截囚的事情。
五天后,京城。
刺客的供词已经到了照宁帝的手中,照宁帝脸色铁青的看着信。
“皇上。”
“传秦尚书和大皇子进宫。”照宁帝放下信。尽管已经预料到刺杀侄子的肯定跟儿子有关,但是看到这封信,他还是心中震撼。亲兄弟尚且不顾手足,更何况堂兄弟。
秦尚书和大皇子马上来了,爷孙俩在御书房门口遇见,彼此心里跳了一下,不知道皇上同时传召他们有什么事情。但总有一股不好的预感。
“秦大人、大殿下,里面请。”
秦尚书和大皇子进了御书房。
“微臣参见皇上。”
“儿臣参见父皇。”
照宁帝看了他们一眼:“都起来吧,西北军营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刺杀郡辰的刺客其实并没有被就走,而是被郡辰移花接木转移走了,这是那刺客的供词,你们一起看看吧。”
“是。”大皇子上前,有些迫不及待,外公说这次刺杀老四的不是他们的人,那么会是谁呢?他是非常期待的,可是当他看到供词的时候,他双腿一颤,笔直的跪了下去,“冤枉,父皇冤枉啊。”大皇子声音颤抖,整个人都吓的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