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从第二天开始,顾郡辰都早起晚睡了,李洛能和他碰到的时间,就是吃饭的时候和讨论把京城百姓移出京城的时候。
地动这件事情,只有几个心腹和重臣知道,这会儿,全都在皇帝的御书房了。
“这件事,你们有什么想法了吗?”照宁帝问。李洛、顾郡辰、李忠铭、吏部尚书、大理寺卿、纯阳王、忠国公、永义侯,都是一干支持顾郡辰的人。
“这件事还要看情况的。”纯阳王道,“如果地动真的发生,不仅仅是把老百姓移出京城那么简单,老百姓移出去了,还可以移回来,重要的是京城也要移动。否则京城一团糟,朝廷大事无法处理。”
移京这个问题,大家还没有想到。但如果地动严重,房屋倒塌,的确是要移京。可移京的话,移到哪里?而且如果房屋倒塌,要重建的话,也不是一个月两个月就会重建好的。
“移京虽然要考虑,但是暂时移到那里先不用考虑。”顾郡辰出声,“先把人移出去,看情况再考虑移到哪里。首先要想一个移动老百姓的办法,全京城的人可不少。”
“殿下可有想法了?”忠国公问。
顾郡辰点头:“是有个想法,孤说出来,众位参考一下。护城河已经涨过一次水了,借用护城河的第二次涨水如何?就说钦天监算出护城河还会二次涨水,这次的涨水比较厉害,估计全城都会淹没。就算到时候地动没有发生,把责任推给钦天监就是了。”
大理寺卿点头:“殿下的这个说法可行。护城河涨水的严峻性京城的老百姓都是看到的,也有亲身经历过的,借用护城河涨水的危害性的确可行。”
“下官也没有意见。”吏部尚书道,“如果可行的话需要马上公布召文,让老百姓整理东西,还需要告诉他们,涨水的时间。”
“既然大家都这么说,那就怎么定了。魏文清,你马上颁发吏部公文,下发给京兆府,马上。”照宁帝道。
“是”
第344章 补更昨天2
整个京城的老百姓都疯狂了,护城河会再次涨水,这次会淹没全城,那家里的东西怎么办?所以,京城的居民谁不疯狂?普通百姓倒是没问题,左右也没什么东西,但是达官贵人就麻烦了,家里的东西太多,特别是收藏品、字画等东西该怎么办?
不管怎么办,得迁移不是。
对李洛来说,他的大本营之一在西北,因为西北大米和棉花的关系,早几年,他就把一部分迁移过去,交给松岭县令管理了。另外一部分主要是红酒,所以现在就是迁移红酒。迁移红酒对他来说也是方便的,太子府侍卫众多,他不怕东西多。不过,他马上派人把大部分的红酒迁移到西北,剩下几百斤则换了包装,用牛皮纸这种的包装,这样一来,就算掉到了地上,也不会破碎。
东西再多其实都无所谓,只要人多。而也因为这次的事情,京城的那些走镖的,可是赚大了。
“奶奶。”李洛握住李奶奶的手,“大家都要去李家村住一段时间,这段日子要辛苦您了”
。
经过忠勇侯府和忠国公府的考虑,两副的女眷则先迁移到松岭县李家村,等京城的情况安定下来之后,再去接人。有侯府和国公府的护卫护送,这一路也是安全的。
吕夫人担心李鸿媳妇也不得不跟去,因为李鸿媳妇又怀孕了。
李奶奶家房子虽然不够,但是左邻右舍都有房子,直接花钱把他们的房子买下,简单的再装修一下就0K 了。而且农村空气好,那边也无忧无虑的,适合这群女眷暂住。
“大孙子你放心吧,奶奶会安排好的,不会丢了你的脸。”除了李奶奶,谁敢叫李洛大孙子。就是李老太爷也不敢这么大大咧咧的说话。
这女眷到李家村暂住,也包括了李老太爷和老国公,两兄弟做个伴。
“我们这边都准备好了。”李晖媳妇道,他们也属于侯府这边的。倒是李满则去了象州苏家,李满现在是苏慕正妻了。李晖媳妇是想跟着过去的,但是被李晖劝阻了,让她无论如何都要跟着侯府和国公府。
“伯祖母、祖母,到了西北边境,各州刺史会来接人,我已经通知他们了,所以你们可以放心。而且这一路有百名护卫相送,你们不用急着赶路,注意身体要紧。”李洛对国公府老夫人和李晨媳妇道。这两个才是有脑子的人。
“洛哥儿放心吧。”老夫人拍拍他的手,“有伯祖母在,你不用担心。”
“嗯。”李洛看了看这些人,两家极一些姻亲,还有李忠铭府上的,诚信药店的老板,这一路的相随,该配的大夫都有,该带上的药材也有,所以中途有些小病小痛的,也不用担心。“那我们走了。”李老太爷道,“你自己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