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惹男主_作者:程蒿(58)

2018-03-24 程蒿

  你说这,何必呢。

  皇帝陛下也不是茹素的,既然殿试玩你不成,点翰林的时候,朕玩不死你。太子侍立一旁,但笑不语。

  次日放榜,安卿正是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不用点翰林。

  大车王朝的科举制度在前朝大楚之时,便已完善,匿名改卷,只有放榜之时才能开封,登名。便连皇帝阅卷也不能例外。

  可,整个长安的人都知道,安卿这人属于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型的,为了一个科举安分了好几个月也真是难为了他了。果不其然,这榜一放,安卿这败家玩意儿就闲不住了。

  放榜三日后的探花宴,这货没去。安卿时年双七,乃是同科同榜之中的最年幼者,按理来说便该是探花使,又兼着这状元的名头,探花宴的名帖一早便送到了安府。另一名探花使就是探花本人,是安卿在国子监的同学,父亲在安卿那存在感极弱的父亲安太医手下当个院判,姓陈。

  安卿这家伙在国子监,简直就是个三好学生,陈探花不知其本性,一场探花宴从早上等到傍晚,当真等得花儿都谢了,闹得大家不欢而散。据说那日安太师冲进安卿房里的时候,安卿正躺在床上,他那妹子安大姑娘正坐在床边,陪他聊天。

  一股怒气没来由冲上脑门,安太师两脚将安卿踹下床来。

  第二天“负荆请罪”,由安太医陪着一家家去给同榜赔罪。为什么不是安太师?安太师已经被安卿气得躺在床上直叹气,安大姑娘小心陪着了。总之,安太医押着安卿一家家给赔罪的时候,前几家还好,越到后来越觉得纳闷了,“怎么年纪都和我差不多?”安太医怀着一颗不耻下问的心情,问了身边的安卿。

  “因为我考的不是明经科,是进士科。”安卿如是答道。

  当天,素以老好人见名的安太医,也成功地被安卿气倒了。

  俗话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安卿这般年纪在明经科里不算年幼,也若是放到进士科里去,也实在是太冒进了。安太师因着安卿参加这一年的科举,总要避嫌,便不太好去管太多,放权给了礼部,着实没提防安卿这一招。

  于是,接下来的几日里,安太师又狠狠请了几日假,他有预感,接下来的几年将是自己的请假高峰期。

  折腾完了科举的事情,安卿也算是卸下了一个包袱,尤其是在翰林院当个修撰一周还是双休沐,想着念书时候是一周只有一日休沐,安卿心里更是乐开了花。这翰林院修撰是个从六品的官,算不上什么高官,可却是个修国史的闲散差事。反正修国史不是一年两年能修完的,何况三年之后又有殿试,又有状元,又是一个翰林院修撰,到时候无论自己这国史修的怎么样,还不是让后来人继续接烂摊子。

  就这么着,把自己伯父父亲双双气倒的安卿最终也只是在皇帝口中落了个“美如冠玉”、“狂放不羁”。

  其实,皇帝陛下你想说安卿是个无法无天的娘娘腔小白脸麻烦你直说。

  元翔十四年除却这一场被安卿搅得天翻地覆的科举之外,还发生了两个并不算小的事情。

  第一件,江南总督林长庭归朝,三年外放期满升从一品户部尚书。在江南的这三年简直就是磨难,林长庭的女儿便是那位万众瞩目的林家姑娘在江南走失,林夫人也因此郁郁而终。可令人奇怪的是,林长庭一没怒发冲冠二没丧失理智,就连旁人也不曾告知,只一人凄凄料理了妻子的后事,又回了江南赴任。就连林长庭的母亲,如今这位的亲姑姑的大长公主,听了林家姑娘失踪的事情,也只是唏嘘了几日,竟也作罢了。

  如今,林夫人归天已是一年有余,新迁了户部尚书的林长庭,也没续弦的打算。姜家人也不是铁石心肠,林夫人正是姜家独女,姜父姜母听闻女儿死讯本就是肝肠寸断,奈何先前曾说过两家不再往来的话,也不好当场打脸。这一年以来,林长庭的表现却是有目共睹的,姜家二老早已有乞骸骨的打算,人老了总没年轻那般硬气,偷偷往自家女儿坟头跑了几回,直到有一回正好碰见了林长庭前来吊唁。二老赶忙躲了起来。

  林长庭蹲在坟头旁边给妻子拔草,边说着些呢喃细语,就好似妻子还坐在自己面前那般。姜家二老听着听着不自觉泪水便湿了满面,颤颤巍巍将要走出之时,林长庭却在这个时候说起了自己的女儿,姜家二老这才知道自己的外孙女已经失踪了将近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