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嬷嬷笑着应下了,“娘娘说得是,不过两位王爷孝顺娘娘也是应该的。”
一边说着,孙嬷嬷一边挥了挥手,着令宫人将手中齐妃根本就懒得看一眼的东西拿了下去。
如此一来,齐妃也放下了手中的剪刀,似乎是欣赏了一阵眼前被她修剪得很好的玉簪花一番之后,对于孙嬷嬷那句两位王爷很孝顺的话并不置可否,反倒是笑着道,“连这玉簪花都能在雍和宫中活了下来,本宫难道还比她还畏热么?”
孙嬷嬷不言,似乎已经习惯了娘娘从来很少在她面前说过肃王和怀王什么肯定的话,只走上前去,将那剪刀放在了一只精致的篮子之中,卷起了齐妃的衣袖,让她去净手。
净了手之后,齐妃就着孙嬷嬷递过来的帕子擦了擦手,一边道,“既然他们兄弟给我带了这些东西过来,本宫也不能不领情,你去准备一番,将今年皇上赐下来的两匹秀月罗缎给肃王府和怀王府各送去一匹吧,本宫也用不上那些鲜艳的料子了。”
孙嬷嬷笑着应了下来,“是,老奴这就去安排,只是……说起来,娘娘今年可已经赏赐过两位王爷府中不少东西了,今年陛下那边发下来的赏赐,倒是没有留多少了。”
齐妃神色中并无可惜,“索性本宫也用不上,给他们送去,也只当做了为雍和宫腾出了一些地方出来了。”
“娘娘说得是,只是……老奴觉得,娘娘总是要为了楚王殿下打算的,以前还好,如今……”
齐妃似乎是轻叹了一声,“本宫何尝不知道,送给肃王和怀王的能有多少,这雍和宫中的东西,还不是你在收拾么,还有多少,你自然是知道的,只是皇儿常年不在京中,本宫在外所能依仗的也就他们两兄弟了,做得好看一些,对咱们,只有好处。”
“娘娘说得是。”孙嬷嬷笑道,“不过前两日楚王殿下也回来了,老奴估摸着王爷今日下朝之后便能来给娘娘请安了。”
齐妃的唇角升起一抹笑意,“来不来的本宫倒是不强求。”接下来的话齐妃并没有说,不过孙嬷嬷却是明白的,当即也不再多说了。
御书房里,朝会散去之后,玉无惊跟着元昌帝回到了御书房中,元昌帝在御案后边坐下之后才揉了揉自己的眉心,早朝上的闹腾让他觉得有些心烦意乱,“今日早朝上的事情,你也听了也看了,说说你的想法是如何的?”
玉无惊神色从容而冷静,“回父皇,这些年,辰国与南华之间也并不是相安无事,儿臣以为,现在还不是两国最终交战的时候,只是南华沉寂了太久,想要动一动罢了。”
“哦?动一动?那你倒是说说,这动一动,会对辰国如何?”
玉无惊似乎是抿唇思考了一瞬,方才开口道,“大则引乱,小则探底。”
元昌帝静默了一瞬,突然也摆了摆手,“罢了,南边也不安宁,这一场,迟早要来的,过了十五,你再回南方坐镇,有你在南方,朕也算是安心一些。”
“是……”玉无惊恭谨应道。
元昌帝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对了……”
玉无惊却是先一步开口了,双手拿出一块玉符,“既然儿臣已经回京,这兵符先交给父皇。”
元昌帝微微眯眼,看了看底下垂首恭敬的儿子,半晌之后才道,“也不多时,你先拿着。”
“是……”
“去看看你母妃吧。”
“是,儿臣告退。”
元昌帝看着玉无惊退出了御书房之后,方才轻轻叹了一口气,引来安成正要说什么,只得了元昌帝瞪了他一眼,便继续垂首不语了。
“娘娘,楚王殿下来了。”孙嬷嬷的语气中,明显带了一些高兴与愉悦,声音才刚刚落下,便见宫殿门口站着一身蟒袍朝服的玉无惊踏步进入雍和宫的主殿之中,“儿臣给母妃请安。”
齐妃在听到孙嬷嬷的声音的时候,已经站起来了,这时候见到几个月不见了的儿子,眼中也忍不住续上了一层泪水,“皇儿回来了。”只念叨了这么一句,便已经转到对着孙嬷嬷道,“快去将王爷最喜欢的羹汤端上来。”
比起齐妃表露出来的微微激动神色,玉无惊的神色倒是没有太大的改变,对于自己的生母,也不若久不见生母的孩子见到母妃时候表露出来的亲近,神色之中依旧能够见到去见元昌帝时一样的恭敬,玉无惊只扶着齐妃的手臂让她在一旁的榻上坐下来,“母妃不必着急,儿臣还不会那么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