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仔细地检查了一遍,尺寸用料方面完全合格。
“我找了两个人就鼓捣出来了,现做的模具,做这两个小玩意儿的模具就浪费了快一个小时的时间了。”
有这个质量就足以进行生产了。
“那么如果生产一天能生产出多少?”
“一天是不行,在厂子里只能偷偷摸摸的生产,一下做太多了拿出厂也是问题,利用工闲时候偷着做一天能做几百个吧。”
几百个数量虽然不多,暂时来说应该是够用了。
他们用厂里的料偷着做连成本都省了,几百个一天就是二三十块,虽然不是很多但强在是白捡的也比他们的工资高出许多了。
“如果我想一天做几千个的话需要什么样的设备?到哪里去能买到?”
万凯想了一下:“这个等到销售科给你打听一下。”
万帆拿出八百块钱给了万凯:“先给你做一万套的钱,不过在厂子里偷着做早早晚晚都是个事儿,常在河边走,早晚得湿鞋,所以这不是长久之计。主要还是需要什么设备和原材料,这些你给我弄明白,以后我买设备自己生产。”
这一次万凯是真真切切地感觉到自己弟弟陌生了,难道他去了一次京城整个人的境界提升了?
“那些设备都很贵的,就是最小型的吹塑机都是几千块。”
“钱不是问题,你们单位的采购人员一定知道哪里有卖小型设备的,让他们给联系一下,这额外的三百元给你请他们吃饭用。”
过两天赵永泉就来给他送钱了,光是第一批录音带他就有两万的分成,第二批再卖出去他最低还有两万。
近五万块钱足够他干好多事情了。
万帆只请了一天假,因此事情忙完后一刻也没停留,就急匆匆地坐车回了红崖。
一回到厂里他就找来一块铁皮弯成一个圆圈,又跑到绕线车间找张智,让他按照他的想法做了一样东西。
张智用了大概一个小时的时间把万帆要做的东西做好了,送到了万帆的车间。
来宏祥看到徒弟拿着个里面编制的像蜘蛛的铁圆环在琢磨,就凑过来看。
“你这是做个什么玩意儿?”
“嘿嘿!气罐节能徒你看我做的怎么样?”
气罐节能东西可是唬了不少人,而且还唬了好几年。
这个东西开始在市场上出现,万帆没记错的话应该是九二年夏天。
起先谁也没当回事儿,但是几年后几乎家家必备。
它的市场零售价从最开始就是十块钱,而它的制作成本连一块钱都用不上。
就是带着钢性的外环,里面编制上加热铁丝。
当年它的宣传口号是:高效节能罐省一罐。
其实那都是谣言,它根本就没那么大的功效,它能不能节能都是个问题。
但这不重要,老百姓认就行。
等到数年后,媒体上大肆宣传煤气罐的蓝火才是效率最高的燃烧方法它才慢慢的退出了江湖。
万帆这次去渤海看到一辆拉气罐的三轮子才想起上一世火爆的还有这么个玩意儿。
这东西制作简单而且利润还高,他准备玩玩。 现在他需要的是原始积累,只要能赚钱的东西只要不犯法,他都会去尝试一下。
他要做的当然是以制造业为主,金融业服务业排除在外,因为这两个领域他不是很熟悉也没多大兴趣。
这个节能要规划一下,现在并不急着做。
待他把打火机做出来后,再来生产这玩意儿,现在他还没有实力同时做太多的项目。
这个节能就被他锁进了工具箱里。
转眼就到了二十五号,汪春江的妹子正式开始了她的美发旅程。
同一天晚上,万帆也第一次背着吉他到文化宫跟李胜河学吉他。
“握草!你这把电吉他竟然还是芬达,名牌呀!而且还是那什么版,一把上万呀!”李胜河看到万帆的吉他惊讶地叫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