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身发布的第二项任务,就是不让三皇子或者七皇子他俩任何一个坐上皇位。
当初原身抱养了七皇子后是把这小瘪犊子当亲儿子看待的,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真真是爱逾性命。
七皇子不但长得同皇帝陛下颇为相似,还有一张哄死人不偿命的小甜嘴,皇帝陛下每每驾临长春宫,都会被他哄得喜笑颜开,于是皇帝陛下对他颇为偏爱。
只可惜皇帝陛下偏爱的皇子不只他一个,还有高贵妃所出的三皇子。
高氏一心想让自己儿子做皇帝,屡次撺掇着皇帝陛下立三皇子为太子,皇帝倒是没什么意见,毕竟是心爱的女人给自己生的,皇后又无嫡子,让三皇子继位并无不可。
只是这提议遭遇了众大臣的极力反对,首先太傅反对,他领着一群少傅给众皇子们讲习圣人学问,对众皇子们的智力水平了解甚深,这三皇子为人稍有愚钝就不说了,且还刚愎自用,如此蠢材,怎堪大位?
接着御史大夫也反对,这三皇子屡屡在京城的大街上纵马狂奔,为着一个名妓,还能同太尉家的大公子当街斗殴,如此狠戾之徒,怎堪大位?
这俩人一开了头,朝堂上顿时吵翻了天,众大臣乱七八糟提出了许多反对三皇子被立为太子的借口并理由。
偏爱的儿子不被人看好,皇帝陛下未免悻悻,他对众大臣到:“三皇子德行欠佳不堪大位,还有谁能胜任?诸位爱卿可有人选?”
皇帝陛下认真问了,这就是想立太子了,众大臣争议了一个月才有了人选,七皇子!
七皇子乃是皇后养子,又素来亲和温顺,从小就跟着素有贤名的王皇后,先不说能力如何,品性定然不差。
七八个皇子没有一个是惊才绝艳之辈,矮子群里拔高个,七皇子比起他众位兄弟来说,算得上是好的了。
得了消息的高贵妃拼死了闹腾,皇帝陛下被她折腾的头大如斗,因此这一遭七皇子也没能被立为太子。
转眼间皇帝病重,眼看就要确定国祚归属,高贵妃几番下手要害了七皇子的性命,因王皇后护得严始终未能得手。
屡屡受挫的高妃放弃了害死七皇子的打算,她不知使了什么手段,竟然哄得皇帝陛下把传国玉玺交给了她!
谁也不知道高贵妃是什么时候拿到传国玉玺的,等诸位顾命大臣在皇帝陛下的御塌前领了圣谕写好了传位诏书,才发觉高妃早已带着传国玉玺同三皇子到了陪都,在离宫安顿了下来。
三皇子住在离宫占了陪都,手持传国玉玺,得了好几位盼着能得从龙之功的领兵将领支持,七皇子有没用印的传位诏书,诸位顾命大臣并京城禁卫和京郊大营的兵力。
一时间二人僵持不下,大战一触即发。 在双方对峙的情况下, 没有传国玉玺的七皇子“名不正言不顺”地匆匆登基了。
七皇子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把劝阻他不要急于登基并且不肯下令“清洗”后宫的王皇后给秘密幽禁在了宁福宫。
他皇位不稳,后宫被那高贵妃把持多年,天知道这偌大一个后宫里有多少她布下的暗子?
为着他自己的安全计, 为着皇位计,当然要把后宫反复“清洗”几遍才能安心。
王皇后心慈手软不肯下令“清洗”后宫,纯粹就是妇人之仁!七皇子借口高贵妃埋下的人手害得王皇后中了毒, 打着“母后震怒,朕欲为母后报仇”的旗号,他提起屠刀在后宫展开了血腥杀戮。
诸位大臣们虽说对他这大开杀戒的行为颇有微词,然念在他一片孝心的份儿上, 却也并未对他有过多苛责。
七皇子没有大婚, 王皇后被“暗害”导致中毒后“卧床不起”,宫务不能没人管理,七皇子的亲娘赵氏被封为了“圣母皇太后”执掌后宫。
清理了卧榻之侧, 七皇子才有心思去对付三皇子, 他发檄文称三皇子是“逆贼”,三皇子就发檄文称他“窃国”,两个人隔空打起了嘴炮。
七皇子说他有先皇的诏书, 有众顾命大臣可作证,先皇属意他接任大统, 让三皇子速速束手就擒才是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