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馍,二妞极兴奋,回家的路上居然拉着王青青的手蹦蹦跳跳了起来。
因为吃食不够,动多了容易饿,二妞向来慢悠悠活似老太太一样一步都舍不得多走,像这样活跃的情况对她来说是极其罕见的,王青青看着二妞快乐的小模样,也忍不住微笑了起来。
回到家,已经是半下午的光景了,母女两个就前半晌吃了半个卷饼一碗糊糊,此刻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了,王青青把硬邦邦的杠子馍放到笼屉上热了,又听了二妞的话拿碎腌菜打了一碗咸菜汤,母女两个分着吃完,二妞满足地揉了揉自己的胃部:“我吃饱了。”
我吃饱了,这么平常的一句话,二妞以前却从没说过,这个孩子说得最多的是“我不饿了”,吃饱跟不饿,一个是饱腹的满足感,一个是维生的基本需求,区别可大着呢!
王青青怜爱地揉着她的小脑袋:“你放心,以后妈肯定好好干活儿,争取让你每顿都能吃饱。”
“活儿跟活儿不一样。”二妞看着正在数钱数票的王青青认真地说:“妈以前也认真干活儿了,却从没挣过这么多的钱。”
这话不错,以前苗青青干的临时工活计,能挣个五六块钱就算极其不错了,像这样一把手能有六七块钱还一大把票证的情况,可是从来没有过的。
“我想学。”二妞拉了拉王青青的衣角:“学做衣服。”
“你想学?”王青青诧异,这么大的孩子就开始想学着干活儿了?二妞过完年才满五周岁呢,自己五周岁的时候在干什么?在幼儿园里傻玩儿,回了家就忙着看动画片,至于干活儿,那不都是大人的事儿吗?
“卖馍的徐爷爷说,有手艺就饿不死。”二妞咬了咬嘴唇:“我想学手艺。”
王青青内心恻然,这是以前每个月都有的挨饿经历给孩子的心里留下了深重的阴影,她蹲下来亲了亲二妞的小脸蛋:“好,我教你。”
苗青青因为生活困顿,每日里为了活下去而疲于奔命,况且这又是个动乱的年代,对文化知识并不如何看重,前世里二妞的教育有了重大缺失,十一岁才上小学的二妞,十五岁就不肯再去学校了。
基础知识的缺乏让二妞步了苗青青的后尘,她也跟着打了一辈子散工,做了一辈子的廉价劳动力。现在二妞对裁剪感兴趣,若是能早早培养一下,说不得她以后还能做个服装设计师什么的,也好过像上辈子那样累死累活过得还是最底层的穷苦日子。
说干就干,王青青去街角的报刊亭花了五分钱提回来一大捆儿的过期报纸,开始教二妞拿报纸打小样。
母女两个一个教的细心一个学的认真,鉴于二妞年纪小,王青青也并不教多么高深的理论知识,只捡了那最基础的给她讲了讲,就开始让她自己拿铅笔在纸上画,画完再剪。
转眼间太阳已经西斜得厉害了,赵小燕领着一个梳着大辫子的姑娘登了门:“苗姐,这是我们单位的小李,就是她要找你做衣服。”
小李长眉大眼圆脸盘,个子高肩膀也宽,用这时代的审美眼光看,这位小李是个难得一见的美人。
王青青开口就夸人:“小李姑娘好俊的人才!”
她这直白的夸奖让小李姑娘羞红了脸蛋,配上双颊的红晕,这姑娘更像是画片儿里的人物了。
“苗姐别打趣儿她。”赵小燕哈哈笑:“她还没结婚,脸皮薄着呢。”
羞红了脸的小李姑娘掏出了自家提兜里的布料,是一块儿蓝色咔叽布,她递给苗青青道:“苗姐,我就一条要求,像我赵姐的那样合身就行。”
“这没问题,你过年穿,那得罩袄吧?罩你身上这件棉袄吗?”王青青拿出了软尺,一边儿问小李姑娘话一边儿量尺寸,经过一番仔细交流,小李姑娘留下布料跟着赵小燕走人了,王青青拉开电灯,开始彻夜加班。
经过两夜一天的辛劳,王青青熬得两眼通红,十六号早上她又赶着赵小燕送孩子去托儿所的功夫把小李姑娘委托的活计交给了赵小燕:“这衣服我做得了,我不好去你们单位,你帮我带给小李吧。”
赵小燕接了衣服对王青青道:“苗姐你放心,这衣服小李要是穿着合适,我指定不能让她少了该给你的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