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多闲事_作者:饼干馅面包(501)

2018-03-23 饼干馅面包

  如今,沈长贵已经跟在姜小海的身边做活,比之前的倒是活络了不少,也算是跟了近一年,沈长贵招呼着客人,完全没有问题。

  秦掌柜早几日就得了沈长致送来的信儿,所以在沈长致特意过来的时候,秦掌柜招呼上自己生意场上的老兄弟,直奔着苗家寨村外的三十亩地来,压根不用沈长致招呼。

  姜小海也知今日东家一定会邀请不少的亲朋好友,所以不用沈长致交代,就在池塘边上搭起了几个简易的凉棚。这让难得夸人的宁南星都忍不住夸赞了一句,“想得挺周到。”

  沈团团将许家人安置在一处凉棚内,王婶和肖婆子陪着说说话,当然肖婆子等闲不开口,只有王婶跟许夫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至于沈团团则是张罗着待客的各种事情。

  姜小海就跟在沈团团的身边,寻求指示,“小娘子,一会儿什么时候开挖?”

  “你不是已经算好了时辰了吗?就按照大师说的吉时来。要不然,这香火钱不是白给了吗?”沈团团想也不想地就回道。

  姜小海拍了拍自己的脑门,“也是。我这是紧张糊涂了。”

  沈团团咧嘴笑了,看着已经有些枯萎的的荷叶,“小海哥,你放心,南星哥说了,如果你选的吉日不对,今儿个让我们丢人了,那你可就是等着这两年都没有工钱了。”

  两年就是一百两银子,姜小海心疼地直抽气。“我再去跟苗进商量商量要挖那个池塘,挑选一个靠谱的。”

  沈团团随手一指,“小海哥别忙活了,这么多人都在凉棚里看着,当然是挖最近的这个池塘。还有,多准备一点儿桶,鱼贩子可是联系好了?”

  “联系好了,不过鱼贩子也要不了那么多的鱼,我跟沈东家说了,只能让酒楼里消耗了。”

  沈团团点点头,“如此,估计就卖不上价儿了。算了,反正也只是赚点儿零钱。鱼不是大头,主要的还是靠莲藕。”

  姜小海吓得一个踉跄,若是他没有记错的话,光是莲蓬,除了宁南星留了一点儿自家药房里用的,其他的或者是卖给了药房,或者是当作了零嘴卖了, 可是足足卖了近一百两的银子。要知道,这莲蓬算得上是贱卖,五文钱就能买上俩个莲蓬。三十亩地,一共出了三千多个莲蓬,大多数都被秦掌柜给包圆了去,秦掌柜如今做个二道贩子正做的起劲儿,收了莲蓬,只留下一点儿在贺春楼,也不卖钱,只是送给每一个贺春楼里用餐的客人。

  剩下的大部分都送去了隔壁的几个城池,大大地赚了一笔。秦掌柜赚了银子,也念着沈家的好,想也不想地就给沈团团送来了一整套的赤金的首饰。沈团团估计,足足有六七百两银子有余,可见秦掌柜是赚了多大的一笔。

  秦掌柜也不知道几时来了沈团团的身边,“团团啊——你觉得你一个池塘,能收多少斤的莲藕啊。你秦叔可就指着这莲藕混进南边的商会了。”

  姜小海听到秦掌柜有事儿要跟沈团团说,跟秦掌柜打了一声招呼,就去陪着别的宾客。

  因为沈家早些时候就卖出去了三千多个的莲蓬,所以,江夏城中的酒楼里早就一直关注着池塘这边的动静,所以在秦掌柜带着人出城后直奔苗家寨这边,城里的酒楼里都动了。因为这些年,贺春楼占了招牌菜,一举在江夏城中立住了脚跟。今年夏日,又因为凡事来贺春楼就餐的客人都能免费得莲蓬,贺春楼的风头更是一时无两。

  所以,这会儿池塘的莲藕也到了收获的季节,江夏城中的东家们都坐不住了,几人聚头一商量,也不管沈家有没有邀请,都赶着马车往苗家寨村外的池塘奔来。

  也因为如此,姜小海临时搭建的凉棚竟是不够用了。

  沈孝站在池塘边,他看着不远处的沈长贵正跟在姜小海的身边,招呼着城中来的酒楼里的东家,一时间,感慨万千。

  沈长明站在沈孝的身边,趁着沈孝不注意,去摘了一片绿油油的荷叶顶在头上,“爹,这么一大片的池塘,都望不到头了。”

  “嗯。你哥哥这是出息了啊——”沈孝沉吟了半天,也只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是呢,以后我也要跟我哥哥一样!”沈长明大声地道。

  沈孝难得地摸了摸沈长明的头顶,“你们都是爹的好儿子。这辈子都要记住,你大伯他们一家人的恩情,做人啊就要有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