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舒涵之前不是没想过从空间里拿出好东西卖钱。但是想想现在的桃花是个穿越者,兴许能认出东西,到时候再识破自己的身份,那可就掉马了。
她也不能用金手指从大山里发财。要是这些人一蜂窝全上山冒险,要是被野兽咬死,她倒还成罪人了。
她也不能问桃花要钱。固然可以解了她一时贫困,从长久上来说却不是什么好事。
要是族人认为桃花嫁给许满城能得那么多好处,有那不要脸的族人说不定会去许家打秋风。许家为了面子,多少也会给点。为了各自的利益,族人就不可能答应桃花和离了。
她最终只能先卖回门酒,做启动资金。
“昨儿许府管事送来了回门礼,有几坛酒,我们家也没人能喝。我就请柱子二叔进城卖草药顺道卖了。”
刘三生婆娘一听是卖酒得来的银钱,心里既羡慕又嫉妒,“你这闺女算是没白养。瞧瞧回门还送酒。咱家呢?只割了一两猪肉。”
江舒涵苦笑摇头,“好啥呀。连人都不来,摆明了是看不起咱家。”
刘三生婆娘听到这话,也沉默了。
许家来接亲那天,许家那些下人摆明瞧不起他们。一个个眼睛就像长到头顶上似的,问话,理都不理他们。
刘三生婆娘没再说什么。 江舒涵趁着中午休息那阵儿, 给柱子做了个书袋, 柱子背上后, 在屋里不停转圈圈,左看右看, 稀罕得不行。
江舒涵为了检验自己的成果, 也为了早日脱离文盲队伍, 跟柱子道,“你先生今天教了什么?不如也教娘吧?娘也想识字。”
她选择让柱子走科举之路也是有私心的。
不能用金手指,更不能卖空间里的东西。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的学习能力。
她虽然是乡下长大的, 乡下教育资源也有限,但她高考却能以优异成绩考上名牌大学。靠的就是她会读书。
她学的是文科, 而古代科举也属于文科,两者相似之处甚多。她可以将自己的学习方法教给柱子。让他早点考上秀才。
柱子可不知道江舒涵的小心思,听到母亲想要认字,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柱子去了学堂, 回来就交江舒涵。
为了给自己竖立勤学的榜样, 江舒涵让柱子将字在纸上写下来,贴到墙上, 她没事的时候就瞅两眼。
“瞅着瞅着, 说不定我就会了。”
柱子听后,有些激动又有些不确定, 搓着手,“我……我现在能下笔吗?”
他学了几天,认识了好几个字, 也就在沙盘上练过,根本没写过。
“凡是都要有第一次嘛。别所,把字写得工整些。娘相信你一定能做到。”江舒涵把桌上的东西收拾好。用抹布抹了好几遍,又用干布擦干净。
这才铺上纸,给他磨了一点墨,让他写。
毛笔和手指写字完全是两回事。不说力道,就是姿势都不一样。
毛笔的姿势一定要准,柱子仔细回忆先生写字的样子,握上毛笔。
初写字的人落笔的时候,手不可避免会抖。
柱子头一笔下去,那横写得有点短。
江舒涵乐了,“这是一吧?”她摸着下巴试探道,“有点短了,要不然你再往右拉一点。”
柱子摇头,“先生说,写字要一鼓作气,不能半道改。这是不好的习惯。”
说着,他想了想,在旁边重写了个一字。
这回担心写错,他下笔稳重多了,直到觉得长度够了,才收笔。
江舒涵笑了,看来这先生还行,该教的倒是都教了。
就这样,柱子每天下学回来将自己所学的教给江舒涵。
这天两人吃完午饭,江舒涵回房歇息,村里的小伙伴来找柱子玩,“柱子?咱们去逮鱼吧?小河沟里鱼可多了。”
自打柱子念书,他已经好久没跟小伙伴一块出去玩了,闻言自是心痒难耐。
他看了眼亲娘的屋子,没有一点动静,想来他娘已经睡着了。当即压低声音道,“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