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系统_作者:易楠苏伊(420)

2020-07-29 易楠苏伊

    郑夫人擦了擦嘴角,笑道,“这吃食不错。怎么以前从未见过?”

    江舒涵便简单说了下自己的来历。

    得知是外地人,郑夫人松了一口气,想了想,“既如此,那我这铺面就租给你吧。”

    说着,就让小妾将她拟好的契书递给江舒涵。

    江舒涵现在的人设还不认字,便让陈嬷嬷帮忙读了一遍,都是一些无责任条款。简单来说,就是这铺子经营与郑家毫无孤寡。郑家只收取每月十两银子的租金。

    看来郑家确如张大山所说,郑家担心铺面会给自家带来麻烦。

    江舒涵让陈嬷嬷帮忙签字,她在上面按指印即可,末了交了半年租金和一个月押金。总共花掉七十两银子。

    六月六日是个好日子,天气晴朗,阳光明媚。

    正前街最中间的郑家酒楼换了个东家,新的招牌,新的装修,新的伙计,几乎哪哪都是新的。

    就连那吃食都是新的。门牌上赫然写着“鲜香阁”三个大字。

    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开张第一天打五折,第二天六折,第三天七折,第四天八折,第五天九折,第六天原价。

    得知促销力度如此大,锣鼓表演结束后,一直守在门口犹豫的食客们全都挤进来瞧热闹。

    只见这里面只卖三种饼:黄金饼(酱香饼),鸡蛋饼,千层芝麻饼。

    但是这饼颜色澄亮,十分好看。

    楼上楼下都可以坐,还可以提供打包服务。

    许多人不想在里面坐着,就点了一份到外面,张大山站在外面维持秩序。

    此次前来铺子帮忙的人一共有七个,赵大郎夫妻,张大山夫妻,赵大郎一双儿女以及江舒涵。

    家里的孩子全由赵大娘和陈嬷嬷两人照顾。

    赵娘子陪着陈月娘在后头做饼,江舒涵帮忙收钱,赵大郎帮忙切饼称称,赵大郎一双儿女帮忙沏茶。

    七个人忙上忙下,倒是配合得□□无缝,一直到下午三点,人最少的时候,他们才终于有机会歇息。

    几人饥肠辘辘,张大山安排一半人先去吃饭,剩下一半在这儿守着。

    陈月娘和赵娘子已经吃完了饭。

    江舒涵不想吃那些粗茶淡饭,她直接切了半张饼子在大堂找了个位子吃了起来。

    陈月娘和赵娘子一个帮忙切饼,一个帮忙收钱。

    张大山端着饭坐到江舒涵对面,“夫人,陈嬷嬷请的掌柜和账房什么时候到啊?”

    “快了,明儿就来了。”江舒涵四下看了看,来他们这喝茶到底是少数。这么多位置全空着,有点太浪费了。

    她边吃边想,是不是该添点项目,要不然除掉房租和几人工钱,她自己倒不剩什么了。

    江舒涵在琢磨添什么茶点,店里来了位年轻人。

    陈月娘招呼他,“这位客官想吃什么?”

    那男子嗅了下,“我就是你们隔壁的,刚刚我诊脉就闻到你们这边香得不得了。原来竟是饼子,这味道也太好闻了吧?这饼子怎么卖的?”

    陈月娘便给他介绍,三种饼的价格。

    江舒涵回头瞅了眼,是个十七八岁的年轻小伙,穿着青衣长衫,一副斯文有礼的模样。

    张大山见她回头,笑着跟她解释,“这是隔壁宝仁堂的大刘大夫,他还有个弟弟,两人都是坐堂大夫。”

    江舒涵大惊,他才十七八岁,那他弟弟岂不是更小?这么点就出来当坐堂大夫,这是打娘胎就学医了吗?

    她上一个世界,花了近十年时间,才将所有草药认全,背会它们的药性,自然知道学医有多么不容易。

    江舒涵不免多瞧了两眼,大刘大夫也正好回头打量大堂,不期然与江舒涵打了个照面。

    江舒涵冲他点头一笑,放下筷子牙签走了过来,“我是这家店的东家。咱们是邻居,你初次登门,我再给你打个折。”

    陈月娘刚数好铜板,听到这话,又忙数回一半递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