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歼了这只南狄军后,元康帝仍然未撤退,按部就班地在大草原上扫荡着,偶尔遇到一堆帐篷聚起的小村落,便干脆地把村落里的人全都带走。攒够一定数量的百姓,就派一小支军队把这些人带回大启,去无人迹的州县开垦荒地。
他这一招不可谓不绝,南狄国主很快就慌了百姓都没了,他这个国主当的有什么意义?
他提出了和谈,在元康帝扫荡草原两个月都没有找到南狄王室的据点后,国主终于耐不住压力主动把王室的据点暴露在了元康帝面前。
作为对大启臣服的条件,南狄国主最终同意每年向大启缴纳岁贡,如骏马、毛皮等。
元康帝也未再为难他,把带走的百姓都交还回来,并承诺每年冬日会给南狄一些粮食助他们过冬。
南狄之前掠夺大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游牧民族冬日缺少资源,只能依靠掠夺。南狄国主听了元康帝的话,这才放下心来。
南狄就此成为了大启的属国。
边关百姓从此不再受战乱之苦,纷纷称赞明君,更有人要为元康帝立生祠。
元康帝班师回朝,众臣在京城城门处列队相迎。不管之前是否反对过皇帝御驾亲征的,此时都齐声恭贺着帝王的战绩。
站在最前方的,是两位监国。
两人神色中,满含着对父皇战功的骄傲:“恭贺父皇凯旋归来。”
时隔半年,朝中一切仍井然有序。
元康帝拍拍他们的肩:“辛苦你们了。”
话音未落,就看到二人脸上,露出因被奴役半年而导致的不满。
果不其然,参加完庆功宴,两人就分别离京云游天下去了。
楚王府,本以为帝王归京后,会迎来楚王及安国公主相争重头戏的幕僚一脸茫然,人都去哪儿了? 元康帝归京后, 大肆封赏了于南狄之战有功的武将们。
郑还在南狄一战中表现极为亮眼,未堕其父威名,一战功成, 封了三品将军,掌皇城防卫。
还给其妻方诗琪挣来一个诰命夫人的名号。
当年方诗琪毅然出走武平侯府,嫁与郑还, 不知多少人笑她傻;如今武平侯府败落, 郑还却成了御前宠臣。
世事无常, 不过如此。
春闱放榜前,宁映寒再次回到京城。
白鹿及长青两所书院中,已有五名女子取得了举人功名, 并参与了这一次的春闱。
宁映寒此次回来就是准备看看她们的成绩。
让她惊喜的是,有两位女子榜上有名。
一位是雪色,位列二榜前列,她这些年跟着宁映寒, 眼界见识都非常人可比,写起策论来洋洋洒洒,让阅卷官内心都赞了一句好。
更何况, 她知道宁映寒的目标, 为了帮助公主实现女官入朝的目的,她进书院以来一直极其刻苦。雪色本就聪慧,进步简直是一日千里。
另一位则是谢雨薇, 谢太傅家的五小姐,谢家乃书香世家,谢雨薇自小就耳濡目染。科举的考题对她而言难度不大,春闱放榜前,她就预料自己应该能上榜。
但结果比她预料的更令人欣喜殿试上, 谢雨薇被圣上点了探花。
这一任探花郎居然是女子,消息传出去,天下皆惊。
新科状元、榜眼、探花三人走马游街时,围观的百姓几乎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了谢雨薇身上。
谢雨薇一身月白儒衫,端坐在马背上,意气风发,背脊挺得笔直。
当初年少时,表姐曾问她“反正女子考不了科举,你学这么多东西又有什么用?”
言犹在耳,当初被这个问题难住的她,如何想的到还有今日?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有少女向队伍投掷着鲜花,这也算是大启朝的传统了。往届的状元和榜眼,一般都年龄稍长,最受少女们欢迎的,一直是风流倜傥的年轻探花郎。
不过这次的探花郎是个女子,让她们好生犹豫了一会儿。最终,一位姑娘还是向谢雨薇掷出了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