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只想种地_作者:晓渔天歌(94)

2020-08-01 晓渔天歌

    “要不哪天你抽个空带乔乔去找大夫瞧瞧,公社的不行,还是直接去县医院吧!”

    她有心想让儿子明天就带乔乔去县里,可惜温和笙早就通知了明天一早要在大队部开会。

    何佳芬生李莫昔还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平日里她也很少跟妇人聊天,完全没想到自家儿媳妇可能并不是生病,而是另外一种可能……

    **********

    第二天所有社员集中在大队部旁的大食堂开会,李家三口自然与温婆婆一家坐在一块儿。今天温和笙招集人也不为别的,眼见着一天比一天冷,他们得做好防寒工作,毕竟往年也并非没有冻死过人。

    虽然合力大队条件还算不错,但总有些家里条件不好的,连棉被都不够盖,晚上冷得直哆嗦,整个冬天就靠抖过的。

    按照惯例讲了一番话,温和笙才又说起上头要求他们趁着冬天地里活少,把从大队到公社的路修整修整。

    “咱们大队到公社没有可供牛车走的路,往回交公粮都得到卫星大队去绕一圈,十分不便……”

    平时社员去公社都是走的田间小路,弯弯曲曲的要多花不少时间,如果真能把路整一整,以后到公社也能节约不少时间。

    赵德刚到公社开会回来把这事一说,温和笙立即就同意了,不同意也没办法。最主要的是前两天他女儿温青青得了一张自行车票,一家人都决定凑钱也要把自行车买回来,这在乡下是多有面子的事情啊!

    所以,只要路修好了,要是去公社他骑着自行车也方便,这件事他不遗余力都要促成。

    “不是吧,大队长。这天气变冷土都变硬了,可得花不少力气。”

    大部分社员都很老实,上头说要修路,他们就会老实地拿着工具去修,但总有那么些喜欢嘴上叨叨两句的。

    不过他这话却引来不少人赞同,在这个随时都有可能吃不饱肚子的时候,他们都是选择地里活重的时候吃得好一些,哪怕没有肉,煮个干一些的稀饭肯定是要的。于是,这阵子地里没什么活了,谁家都顿顿喝稀的,混个水饱,因此不想花力气去修路也能理解。

    “今年咱们大队可是丰收了,李老四你家分了多少粮食我可是知道的,哪里有你饿肚子的份儿。这马上就要过年了,把路修一修去你媳妇儿家不就方便很多?”

    温和笙不像赵德刚,通常都是脸带笑意,这时他也不恼,指着李老四说笑了几句,把这事揭过了。

    “切,不就是为了自家女儿从县里回来路好走嘛!”

    当然也还是有看不惯温和笙的人凑在一起小声嘀咕,可大队长在一个大队是很有权威的,他们就算有意见也只敢小声议论,一旦大队长温和笙坚持做这事,也都只有捏着鼻子认了。

    赵德刚除了宣读上头的通知,一直坐那儿没说话,脸本就黑的他,看着严肃得很。

    对于修路这事,赵德刚也是赞同的,他家里有自行车,往回去公社他都是选择骑田间小路,还曾载着郑家兴走过,把他兴奋得直跟人吹他外公车技厉害!

    赵筱兰和郑国伟也都是有自行车的,郑家兴早就偷摸着学会了,可惜他也只有在他爸工作的厂子里踩几圈,让他骑在乡下这般窄的路是不行的。

    赵德刚觉得不论怎么样修路都是好事,虽然眼前看来是累了些,但以后好处很大。这事一旦大队长和支书达成一致,基本上就定了下来,今天说是开会讨论,其实也就是宣布了。

    这些事情,乔乔当然没有参与,靠在婆婆身上偷偷打盹,睡得很是开心。温婆婆就坐在何佳芬旁边,打量了她好几回,顾忌着旁边人多,才一直没说什么。

    散会后,乔乔正准备跟着婆婆一起回家,却见郑家兴直直地朝她奔来。想起昨天的事情,乔乔淡定地给了李莫昔一个安抚的眼神。

    “你们先回家。” 李莫昔却没有听她的先回家,而是站在树下等她,虽然听不见两人说了什么,但看着没有动手的迹象。即使郑家兴只是一个才八岁的孩子,李莫昔也不会允许他伤了乔乔一根毫毛。

    出乎他的预料,乔乔没一会儿就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