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深蓝色的工装,厂长伏案写着什么。听到话语抬头看向来人,放下手中的笔,笑着道:“听说你要回学校了,这两天你帮了我们大忙,也没什么好送你的,我这儿有封去海城钢铁厂的推荐信,你的英语水平够了,要是愿意可以去那里接点事做。”
闻言,苏泽适有些震惊,在他看来,无非就是拿钱办事的工作,没想到日理万机的钢铁厂厂长还记得他这点小事。
没有推辞,他接过了厂长递过来的信封。少年穷之时接受适当的帮助并不丢人,他的确需要这样的机会,只要记住曾经帮助过他的就好。他也自信自己不会一直是那个需要被帮助的人,未来,他也可以为别人伸出援手。
“您这就让我不知道应该怎么感谢了”,看着手中的信,苏泽适很是感动,“您放心,我绝对不会忘了您的提携,用得上我的地方您尽管开口。”
此时还看不出什么,但办了事能被人记住,无疑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给苏泽适的推荐纯粹是赶巧了,这次引进外国机器就是海城钢铁厂组织的,人家给厂长个面子让他推荐个人去看看。
又不是说有推荐就能成为里面的正式员工,厂里的人本就不积极,更何况人家还说了要求能看懂外语的,就更没人去了。
正好他无意间听说小伙子在海城念书,做个顺水人情倒是可以,所以厂长并不太计较,“好了,别的就先不说,先把工资给你”。说着递给苏泽适一个红包。
他不是钢铁厂的员工,只是临时来帮几天忙,这样付工资的形式也是可以接受的。
照例打开看了看,苏泽适立马发现多了——足足三百块钱。他只干了三天,在这个工程师一个月工资一两百块的时候,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
看出他的惊讶,厂长主动说明,“你的工资是那些专家的一半,都是搞外语的,咱也不能厚此薄彼不是?至于多出来的,是咱们一致决定给你的奖励。”
见苏泽适依旧不明白,厂长笑着补充,“咱们厂子可不会让人家白干了。你不是有时间就给那群小崽子们补课嘛,还帮忙修机器,不给些奖金我都不好意思。”
苏泽适这才懂了,所以,并不是说默默的付出就等于没付出,真正做实事的会被人家记住。
“那我就厚着脸皮收了”,苏泽适憨笑着摸摸后脑勺,“要不您看看我这笔记用不用的上?”说完将带进来的笔记本放桌上推给厂长。
他把这几天接触到的机器的构造图画了出来,再给那说明书翻译了,整理了一份操作指南,顺带还有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
钢铁厂有的是手艺精的人,他给弄成了汉语,想必以后一点小问题难不住他们。
翻看过后,即便是厂长也不得不对这个年轻人的学习能力及细心的程度表示赞叹。尽管他也知道厂里的工程师研究研究能搞定这些问题,但有了这本笔记,可以省下许多功夫。
将笔记本手下,厂长笑了,“小苏啊,你可真是人才,要不是知道留不住你,还真舍不得你走。”
这就是没事的意思了,苏泽适九十度弯腰,“谢谢厂长赏识,您忙,我就不耽搁您的时间了。”得到允许转身出门。
虽说已经跟家里报过信了,但时间匆忙,说得没那么清楚。三天不见人,他们肯定着急。
他出门早,趁这个时间到市场上买了两斤肉,外加一些点心,多了他也买不起,一家子的生活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赶到医院的时候正巧赶上贺父出院,苏泽适赶忙迎上去,“爸,妈,大哥,我来吧。”说着去接苏母手上的东西。
贺保军背着父亲,这次倒是搭腔了,“妈,你也累了,给妹夫拿吧。”
有些意外于贺保军态度转变,更多的还是惊喜,苏泽适顺势接过话头,“到半路我跟大哥换换,今天小枝怎么没来?”
贺母今天心情似乎不错,对他也有个笑脸,“小枝跟她嫂子在家看孩子。”点点头表示知道了,苏泽适没有多问。
倒是贺母主动提起,“泽适啊,你是不是要回学校了?那有什么打算?”听起来她还是不太相信女婿会接女儿和外孙去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