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这机会,来之前他带的全是海城特色服装饰品,作为全国最大的港口,许多东西都是从这里出去,进价所耗资金并不多。
如苏泽适所料,他的东西摆去集市上卖得很快,不仅将他的本金挣回来了,多出的钱差不多是他一个多月的工资。
一开始有同学不理解他是怎么拉得下脸带那么大一包东西进京的,接待的同学更是像看稀罕一般盯着他。到后来却觉得他有眼光,果然是会拼才会赢,话糙理不糙。
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想,苏泽适眼馋北京的房子却没钱买,一度成为他心中的憾事。不过也不能太贪心,这一趟他不仅仅挣够了未来两个月的生活费,还接触到了国外大学的教授。
活到老学到老真是有道理,哪怕接触过后世的信息爆炸,苏泽适依旧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就算不打算念研究生,他依旧抓紧机会汲取新知识,还与C大的外国学生交上了朋友。
Q大也有留学生,可苏泽适忙得就脚不沾地,还没来得及开发学习资源。原主重视学习,却更加重视考试成绩,并不会花时间在这些东西上,浪费良多。
他不知道两所学校是怎么判定的,除了一次演讲和一次辩论,他们并没有举办更多的赛事,Q大赢了辩论,却输了演讲,算是平手,学生的个人表现就不知道怎么打分了。
苏泽适觉得自己已经尽力,静待结果就好。他没有手眼通天的关系,接触不到更多信息,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做判断。换个角度看,不知道太多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至少,他有坚持下去的理由。
回到海城,苏泽适再次沉入了工作学习,晚上抽空辅导贺小枝的课业。她是一个聪明的学生,更加愿意付出努力,进步很快,算是辅导班的领头羊,连方老师都赞扬过她的刻苦。
对此,苏泽适只能更加努力,总不能因为他耽误了妻子前进的步伐。既然决定安排好家人的生活,就绝不能让她再次陷入曾经的窘境。
事实证明,认真真的会有回报,苏泽适接到了随团出国的通知。哪怕只是作为长见识的本科生,他也足够惊喜。
Q大和C大都有两个名额,和苏泽适一起的另外一个同学是交流会的队长,不算熟识,却也没有冲突,倒是一个好消息。
至于何佳瑶,她再有本事也不可能向这么大的事情伸手,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她会不会难为贺小枝。 回到家中, 苏泽适分了一些精力在练习口语上,尽管他们跟去很大程度上只是长见识, 也不妨碍他对这个时代的国际盛事的好奇。
除此之外,每日的挣钱任务占据了他许多时间。
为了不让两个孩子再次与他这个父亲生疏,苏泽适高度关注孩子们的成长。
姐弟俩完全摆脱了来到新环境的不适,开始向往更广阔的天地,几次被苏泽适抓住想往外跑。
周围的人并不是知根知底的,加上治安并不是天衣无缝,他并不放心小孩子自己出门,只能抽周末时间带他们玩。
动物园、博物馆各处遍布他们一家的足迹。
贺小枝一开始并不愿意将时间浪费在玩乐上,还是苏泽适劝她与孩子们培养感情。
他不是个伟大的人,守护好自己的小家是他需要做的事情。
这是一个很好的时代,时刻都能感受到一个国家兴兴向荣的动力,也给了年轻人广阔的发展平台。
苏泽适很清楚,自己选择的道路不可能让他富甲一方,却不会退缩。
富贵有富贵的活法, 贫穷有贫穷的活法, 何况他相信自己能为家人提供必须的生活条件, 可以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 这就足够了。
随心所欲并不是为所欲为, 让孩子懂得在规则的框架内活出精彩便可, 何必强求太多。
妻子贺小枝经历过贫穷,却没有弥补性消费的需求,对现在的生活状态表示满足,给了苏泽适前行的信心。
实际上,贺小枝的确不羡慕一掷千金的生活。她看得出来,丈夫比她想象的优秀, 两人之间本就存在差距,夹杂着金钱的诱惑后,她并没有信心保证自己的家庭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