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苏泽适和苏父一起被苏母赶出了厨房,她又叫了姜母来帮忙,几个人做起来倒是不满。
这个东西可以放,但不能太久,苏泽适定了一批大小相同的陶罐,还特意交代了要印上“苏氏蜜饯”的标志。
蜜饯做好封存,苏泽适就带着它们去了镇上,想到这里他有些愧疚,媳妇刚生完孩子,他却太过忙碌,陪她的时间都不多。
轻吐一口气,等等吧,有进账了就好了,到时候他多抽时间陪着她。
周县令没有食言,等他送上门去果然按照约定拿着蜜饯上了宴会,父母官都说这东西好了,城中富户自然不会说不好,或多或少都买了一些回去,就当是全了面子。
没想到买回去的东西却格外受后院夫人小姐的热爱,一时间苏家的蜜饯供不应求。
苏泽适想得明白,周县令将蜜饯介绍出去后他就主动送了两成股出去。
还是那句话,现官不如现管,大舅哥还年轻,以后的路谁都说不准,可周县令是杵在眼前的,分他两成换来他的庇护,不算亏。
不出他所料,苏氏蜜饯打出名声后陆陆续续的有人找他们买方子,苏泽适看得清楚,说买的是假,来看看他们能不能保住这个方子才是真的。
不管来的是谁,他都扯着周县令的大旗挡了回去,互惠互利的事情,没有谁坑谁的说法。
令他高兴的是,周县令果然将煤山的事情报上去了,林家虽然得了个为官家出力的名声,却没有任何实际的好处,不知道林员外有没有气吐血。
苏泽适觉得这件事情令人振奋,倒不是单纯因为坑了林员外一把。早点发现煤山就能早一点开采,这对整个县都是好事。
山多的地方,注定了农民的出路就有限,虽说采煤很累,却真的能够救那些没有地的人家的性命,毕竟,没有收成,他们还可以选择去矿上领工钱。
有时候苏泽适也会遗憾自己不能让他看到的贫苦和黑暗都消失,但他很清楚,存在即合理,每个时代的人都有他们的生存之道,强行改变的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在其位谋其政,或许说起来太过冷漠,可苏泽适经历的太多,自然就将很多事情看得淡了,不必强求。
转眼到了过年的时候,这是苏泽适到了这里过的第二个年,比起刚开始,现在诸多的事情都已经不同了。
父母没有被气死,苏家好好的都在,妻子体贴,两个儿子健康可爱,苏泽适只要想到这些就觉得荣幸。很荣幸能够成为任务者,去守护值得守护的人。
姜家人也是整整齐齐,姜信云留在了京城当官,却将妻子留在了家中孝顺父母,据说还纳了一个妾。
苏泽适对这样的事情没什么看法,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力,大环境下合理合法的事情,他也不能乱说。
只是姜春莲很是心疼她大嫂,这几个月有时间就去看看父母,也陪陪她。
看过在她心里完美的大哥也与其他人没什么不同后,姜春莲无数次庆幸自己嫁给了苏泽适。
虽说丈夫刚开始几年不太但得起事,可后来越变越好不说,也从来没有闹出过让她心烦的事。
尤其在苏家挣钱之后,她其实知道有人想给苏泽适当妾的,只是丈夫不提,她是绝对不会提起的。要是他提了,那她也不介意再揍他一顿,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债多了不愁!
完全不知道媳妇的想法,苏泽适抱着小儿子犹自开心。苏父苏母疼孩子,自从苏瑞能抱出房后基本就是在二老的怀里,苏泽适要是想抢还会挨骂。
苏毅已经不会嫉妒弟弟了,他无比同情不能走路也不能吃好吃的的弟弟,每天被关在家里,都不能出去玩,实在是太可怜了好不好。
苏泽适知道儿子的想法,他完全没有跟他说什么弟弟还小,应该怎么怎么样的想法。孩子成长是需要时间的,只要保证他不长歪了,怎么想通的并不重要。
大儿子鬼精鬼精的,学堂分了甲乙丙三个班,都是学认字背书的,根据掌握的速度分的。
他在甲班算是最小的,结果却成了一众孩子的头头。淘也是真的淘,就没有一天老老实实的,总是闹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