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重华微微一惊,片刻后道:“倒也好,父亲年岁也不小了,正可颐养天年,从此含饴弄孙。”
景宣帝眼神复杂,谢氏真的愿意急流勇退,放弃到手的权势,是朕多疑了?
若真如此。
再好不过。
“那感情好,给三郎寻个轻省的差事,也好时常陪陪我。”萧氏刚还有惶惶,眼下已经想的挺美。
贺氏无奈,这可真是个心宽的。
谢重华顺势打趣起萧氏来,没有继续表忠心,再表就显得刻意了,凡事过犹不及。今天说的已经够多,想就此让狗皇帝收了疑心没那么容易,不过想来狗皇帝不可能无动于衷,只要他会动摇,她就有机可乘。
闲话间,就到了午膳时分,谢重华留了贺氏和萧氏在正阳宫用膳,用到一半,景宣帝赏了四道御菜下来。
“陛下听闻国公夫人和三夫人来了,便让奴才送几道菜来。”
贺氏有些受宠若惊。
谢重华心下一哂,狗皇帝是亏了心想让自己良心好受点。
景宣帝的确有点亏心,皇后手拂过腹部那一幕不断在他眼前掠过。
大婚前,先帝就在这太极殿里召见他。
先帝说,在他未能乾纲独断前,绝不能令谢氏女诞下嫡子。
先帝还说,目下看来,谢氏是忠的,不然他不会择谢氏女为太子妃,只是有了嫡子,谢氏心态必然发生变化。
先帝给了他两种药,一种一劳永逸,无药可医;一种需定时服用,日久天长固然伤身,却还有医治的希望。
想起杏花树下笑意盈腮的少女,他选了后者。
当时先帝就那么看着他,良久,笑叹了一声:“年少慕艾呢。”
景宣帝不觉笑了下,那样明媚璀璨的女子,谁会不喜欢呢。
有时候他忍不住会想,她若不是谢氏女,他们之间也许会更好。
想起皇后脸上的苦涩笑容,景宣帝有那么一瞬间想停了那药,他沉默片刻,最终还是压下了这个不理智的念头。
他尚不能乾纲独断。
军队还未彻底掌握在他手中,他登基方六年,虽然已经在军中提拔了不少自己人,然到底时日尚短,不及以谢氏为代表的一干勋贵威望重。军队这地方,威望人心比他这个皇帝好使。真到了那一步,下面的兵将未必肯听他这个皇帝。
谢氏有放权之心,那再好不过。到底是辅佐他登基的功臣,又为大周立下赫赫功劳,他也不想和秦昭王似的落个刻薄寡恩的名声。
送走贺氏和萧氏,谢重华遣退旁人,只留下芝兰,谢重华开门见山:“今日母亲给我出了一个主意。”
芝兰不明所以地眨了下眼。
“母亲说,我既然怀不上,不如抬举你。”
芝兰愕然,回过神来,慌忙跪下,因为跪得急,膝盖砸在地上发出噗通的声响,疼得芝兰的脸都扭曲了下,不过她并没有心思去揉,急切道:“娘娘明鉴,奴婢万万没有这样的心思。”
谢重华望着她,似乎在研判。
芝兰举手对天发誓:“若奴婢有这等见不得的人心思,就让奴婢天打五雷轰,不得好死!”
她又急又慌,恨不得把心剖出来以证清白的模样,恍惚间,谢重华几乎要以为那一世惨烈全都是她的错觉,芝兰从来不曾背叛,她怎么可能背叛。
“看把你急的,”谢重华笑了下,“我又没说我答应了,我就是和你说一声,让你知道有那么一回事,免得你从旁人那听来只言片语,多思多想。”
芝兰呆住了,眼泪还缀在眼眶里,愣愣地望着谢重华。
谢重华扶她起来,拿了手帕细细擦掉眼泪:“我的性子你还不知道,这些年来我何时向皇上荐过女人。”
芝兰破涕为笑:“娘娘吓死奴婢了。”
“倒是我的不是了。”
芝兰:“是奴婢太急了,没等娘娘把话说完就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