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今天退位了吗?_作者:晏图(129)

2020-08-08 晏图

    唉,陛下这个皇帝实在太难了。

    作者有话要说:谢殒:心累,小皇帝一通分析猛如虎,没有一句在点上。

    小皇帝已经蓄力100%,明天火葬场开炉烧去死,喜欢去死的太太可为去死送两分评论一个的骨灰盒。

    今天是有点短小了,但明天一定会粗长哒~

    感谢养乐多和柠爸爸的地雷包养,比心,么么哒~    牧康公出生四世三公的门阀王家,背后又站着六大世家,相当于手握大禹朝堂半壁江山。

    整人自然也是雷厉风行,不过两旬的功夫,便已经将博远公此次赈灾的账目搞到手了,动作快得有如神助。

    证据到手之后,手底下的人连夜整理,带着整理好的证据在九月二十日的大朝会上狠狠将了博远公一军。

    穆康公好歹是三公之一,自己上场掐未免有些不体面,因此便让户部尚书谢宣牵头,工部的人为他助攻掠阵,一起参奏博远公及其子董烨在赈灾期间结党营私、侵吞赈灾款、倒卖救济粮,致使豫州等地百姓走投无路,揭竿而起,造成大禹内乱,民不聊生。

    博远公似乎没先到穆康公会突然发难,手忙脚乱赶紧反击,所幸太后娘娘还是站在董家一边的,但没想到穆康公一党早有准备,他们竟然将豫州府衙吏的师爷和农田税的税官带来了,眼下人证物证俱在,他和谢宣当朝逼迫太后,要太后一定给朝中一个说法。

    朝中众人早对嚣张跋扈的董家不满,此次墙倒众人推,就连素来不拉帮结派的纯臣都站出来请求太后处置董家。

    这董太后干啥啥不行,护短第一名。虽然朝中“倒董”声势浩大,但她作为董家人,终究狠不下心来处置,因此半晌没有吭声。

    朝中群臣更加激愤,这样的时刻,谢殒也不好再装死了,他站出来道:“太后,谢宣大人是吏部尚书,朝中三品大员,此番从豫州星夜赶来,向朝中报告赈灾问题,眼下人证物证俱全,若是不给百姓一个交代,只怕难免造成民怨沸腾。”

    祁褚坐在龙椅上,冷眼看着谢殒,心中嘲讽道:“谢太师不愧是谢太师,话术了得,他言语里一句也没提董家,只说是赈灾问题,要给百姓一个交代。此话一出,此事便不再是党/争倾轧,而是事涉江山百姓的大事,太后可以不顾及朝中百官的看法,但不能不顾及天下百姓悠悠众口。”

    太后隔着帘子无声看了看站在阶前的谢殒,几不可闻叹了口气,道:“此事便交予太师处置吧。”

    谢殒作揖行礼道:“太后弃小情存大义,实乃江山之幸,万民之福,只是臣从未沾手过赈灾之事,其中内情也不甚清楚,不若走三司会审程序,查出来的结果定然公正合理,足以服众。”

    牧康公冷笑着看了一眼谢殒,这只狐狸年纪虽然不大,心思却玲珑九转,站出来支持查案,是为了安抚朝臣,不出面主理此案,是知道董家之事定然不能善了,不想沾染此事让太后对他生了嫌隙,所以才推给三司。

    但董家乃是太后母家,博远公又是三公之一,若是走三司程序,此事定然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谢殒说完,牧康公便上前道:“太后,臣以为不妥。三司的主审官们品级皆不如博远公,若是交给他们,只怕他们心生忌惮,不好好办案。博远公身为三公之首,定要有一个品级相当甚至更高的人带领三司来主审此案,以臣愚见,太师身为内阁首辅、大禹帝师,又是先帝钦定的辅臣,作为主审官再合适不过了!”

    他转身看了一眼谢殒,拱手道:“太师,臣听闻先帝临终前曾经拉着您的手,让你细心照顾陛下,安定江山,如今朝中内忧外患,您本该当仁不让上察奸佞,下安民心,可您却肆意推脱独善其身,这等温吞做派岂非有违先帝重托!”

    穆康公从未和谢殒在朝堂上起过正面冲突,此番为了搞倒董家甚至不惜得罪谢殒,足见“倒董”心智坚定。

    谢殒对他这样坚定的信念非常高兴,他转头似笑非笑看着牧康公道:“牧康公此番慷慨陈词,言语间提及先帝重托,倒让孤有些无地自容了,只是……牧康公确定要孤来审这个案子?”谢殒皮肤白皙如玉,眉骨突出眼神深邃,让他的五官有种浓墨重彩的神秘感,尤其是他那双眼睛,鸦羽般的眼睫微敛,漆黑如墨的瞳孔里似乎藏着什么可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