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褚安安静静听了半天,这才明白他和太后拐弯抹角周旋这许久,都是为了给这位赵无疾将军铺路。
赵无疾听上去和谢殒没有什么关系,但其实赵无疾并不姓赵,他原本姓孙,是谢殒生母最小的弟弟。他八岁时,孙家获罪于先帝,族人尽数被杀,赵无疾因为年纪小被流放边地,后来被边塞一户姓赵的人家收养。长大后来京城寻找自己的姐姐,才知道谢殒他娘早就难产而亡,但姐姐虽然死了,但他和外甥相认了,但因为孙家仍是罪臣之家,因此他们并未对外公开他们二人的关系,等谢殒掌权之后,这种隐瞒倒使谢殒快速提拔他变得不那么显眼。
孙家乃是武将世家,赵无疾生来便带着骁勇善战的基因,又在边塞磨砺数年,是个不世出的打仗奇才,后来是谢殒平定南朝的重要支柱。
眼下董辰死了,太后想给他一份尊贵无比的死后哀荣,谢殒的心腹赵无疾则顺利成章掌握了东江军/权,表面上看似乎是顺势而为,各取所需。
但祁褚看着沉静淡然的谢殒,心中不免有些怀疑,这董辰之死的背后到底有没有谢殒的手笔?
谢殒喜怒不行于色,自然从面上看不出什么。
许是年纪大了,见不得生离死别,太后今日显得十分多愁善感,满面愁绪叹道:“辰儿是个孝顺孩子,怎么今日却落得这般下场……”
谢殒也怅然道:“明威将军骁勇善战,年纪轻轻便立下如此功业,却不想命途多舛,竟然就此为国尽忠了……臣恳请太后封董辰将军为冠军侯,着其子承袭爵位,也算告慰逝者在天之灵。”
太后感动地看着谢殒,太师真是一位善解人意的翩翩君子,句句话都说在她的心坎上,太后点点头,道:“太师说得对,董辰将军是该封侯。”
太师又道:“今日臣会在内阁将此事提出来商议,博远公失了最喜欢的子侄,还请太后多多宽慰他,让他切莫哀伤过度。”
太后有些感动道:“太师做事永远都这般妥帖,真真是国士无双,朝堂上有你在,哀家就像有了主心骨一般。”
太师并未因为太后过高的评价显得激动,他不卑不亢沉静一笑,道:“太后过誉了,为国家尽忠是臣子的本分。”又问道,“只是董家到底是太后母家,董辰将军算起来也是公主的表哥,此番董将军过逝,公主的婚事要不要推迟一番。”
谢殒话音才落,太后马上道:“不用推迟,越快越好。”也许是觉得自己情绪过于激动了,太后掩饰般喝了口茶,道,“董辰将军战死哀家十分心痛,正巧用公主的喜事冲一冲。”
祁褚:“……”听过给活人冲喜的,没听过给死人冲喜的,太后为了嫁公主也太着急了点吧。
诚然柔嘉帝姬因玩弄男人太多在朝中声名狼藉,找个接盘侠不容易,但也不用这么着急吧。
谢殒对太后说的话,并没有什么意见,闻言对太后温柔一笑道:“臣明白太后的意思了,无比尽快办好公主的婚事,请太后放心。”
他唇角勾起,羽睫微垂,将眼神中暗涌的算计全都掩盖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40957709大大的地雷包养,感恩,比心,唔啾啾~
还有一更粗长哦~ 太后和谢殒商量完董辰的事,便推说身体不舒服,带着自己的人走了。
走的时候,还交代谢殒道:“哀家近日失眠盗汗,虚火上升、肝不藏血,传了太医来瞧,太医让哀家好生养着。日后若是寻常朝政,太师不必事事来请示,自行处理即可。”
谢殒冲着太后躬身行礼,道:“是。”他神色淡然,十分自矜。
说完,太后便回宫了,祁褚听到她边走边吩咐身边的喜乐公公道:“喜乐,你去请博远公进宫吧。”
太后刚走没多久,内阁的五位大学士便到了。
大禹内阁一共六人,太师谢殒是内阁首辅,其他五位大学士均为次辅,这五位大学士都是谢殒提拔上来的人,自然都和太师一个鼻孔出气,换言之,大禹内阁就是谢殒的一言堂。
谢殒将他和太后商量的为董辰封侯的事告知了内阁,毫无意外内阁全票赞成,顺带讨论了其中细枝末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