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喜揉着眼睛应了一声,这时候马车停下,已经到了城门处,一番盘查询问,后头还有马车排着队,官兵也盘查了一整天,语气中颇有不耐烦,随意检查了一下便放行了。
杨成定下的客栈是间大客栈,进城随便一问就找着了。
等杨晔到时才发现那可真不似一般的大,寻常客栈不过是一栋几层的小楼,这间名叫来梦居的客栈却有着四栋小楼,围成一个开口的方形,马车在门口停下,立马便有小二上前来牵马,十分殷勤。
杨晔说了自己的情况后,小二先领着人去前台办理了入住,拿了房间的牌号,小二拎着行礼领路。
“咱们来梦居每三年都会接待不少读书人,二号楼是最为安静的,外头还有个大院儿,可供秀才看书,您的房间定的早,又大又宽敞,现下可是订不到了。”
小二一边介绍着客栈,一边道:“秀才放心住着,需要什么尽管叫我便是,我能办到的一定给您尽力办到。”
杨晔的房间在二楼最靠里的一间,倒是真如小二所说,很是安静,环境也不错,推开窗户便能瞧见花园,他很是满意,给了小二一点赏钱后,打发他去烧热水了。
阿喜进了房间便没闲着,一一把带来的东西规整打理好。
头一天两人都很是疲惫,热水洗漱后,饭菜都是让小二送进客房里来的,吃了饭两人便早早的歇息了,夜里竟也不觉得吵闹,疲困至极后一夜好眠,第二日起了个大早。
杨晔洗脸的时候把窗户推开,瞧见花园里已经有好些考生在温习看书了,光是花园里便有二十几人,他问了店小二一句,说是光他们客栈就住了上百名书生,可想而知此次考试的人有多少。
考生每三年就要出一批,一次不中便考二次三次,如此一年年积攒下来人数庞大,听说早些年朝廷给廪生每月是发放二两有多的银子,米粮也是现在的两倍,但随着重视科考,秀才人数变多,朝廷颇感压力,给廪生的粮饷也就慢慢减少。
如此很多贫寒学子读书艰难也就成了常态,为此朝廷也做出了解救的措施,比如自由从业,早些年朝廷对读书人的要求高,只允许做账房、教书先生以及和读书写字有关的工作,就业范围可说是非常的窄。
能干的事情少了,竞争也就大,到头来许多读书人争着抢着做,倒是让一般没读过书的人看清,后来朝廷缩减粮饷,这才放宽了读书人的就业渠道。
虽然是放宽了,但是一些不正经的行当朝廷还是不允许读书人做的。
阿喜洗漱好瞧见杨晔盯着窗外不眨眼,以为是杨晔觉着考试的学生太多,让他感到压力。
怎能没有压力呢,县城不比省城,在县城里有头有脸,到了省城兴许就成了泛泛之辈,整个省的优秀考生齐聚,难免心里头局促。
他正要出言安慰时,杨晔却关了窗子:“咱们出去转转,到贡院外头去瞧瞧,也免得到时候不熟悉。”
阿喜答应了下来,两人换了套简单的衣裳,其实县城里的好料子衣物在省城里也算不上什么,不会叫人侧目,只不过书生中却容易凸显出来,杨晔不想徒增些不必要的是非,便尽可能的低调着。
各省喜欢在城东南建贡院,这贡院也就是乡试的考场,来梦居离站在三楼以上便能瞧见贡院的房顶,虽然瞧着不远,实际隔了不知多少条街巷,得走上好些时候。
照料他们客房的小二说要给两人找马车,杨晔拒绝了,左右是走走看看,若是做马车那还有什么意思,小二只好作罢,换而给两人指了路。
省城比文阳县足足大了两倍,街市也是热闹的很,华丽的马车来来往往,衣着艳丽的姑娘小哥儿更是数不胜数,民风也比小县城要开放的多,姑娘小哥儿是瞧中哪个男子,目光直勾勾的毫不掩饰,并且还会掩着嘴说笑。
这科考季是最热闹的,姑娘小哥儿们都爱出门,一个个打扮的跟朵花儿似的,他们瞧书生,书生也瞧他们,若实在有缘,指不定还能成就一桩姻缘。
边走边瞧,得有两刻钟两人才到贡院外头,大门正中间挂着大牌匾,上头大刀阔斧的写着贡院两个字,门紧闭着不能进去看,还有守门的。
杨晔瞧了瞧周围的设施,不乏的馆子药铺,书具店铺是最多的,现下也有好些书生在这边逛着。
阿喜见杨晔驻足便问道:“我、我们要去看看书具吗?”
“不必,家里的书具都被你整理的很整齐了,什么也不缺。”
杨晔话音刚落便听见前头的书具铺子里有人激动的喊他:“杨晔!”
他抬头望过去,竟然是温寒和李橙,两人出发的比他早,没成想竟然会在这里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