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工告示?”张釉眼里藏不住的讶异,全然没想到有一朝也会听见杨晔会来找差事儿做,他神色一敛:“我正好要走那边,不如带杨兄去。”
有现成的人引路,也省的再问路,杨晔也不管他抱着什么意思:“那便有劳了。”
招工告示在一个十字路口边上,并不难找,极大一块墙贴着很多告示,这个告示和衙门的告示墙并不是同一个,上头的都是一些民众之事。
杨晔朝着几张新贴不久的告示看,旧的时间长了,估摸着早就招够了人,去了也是白跑一趟,可是新告示却都是招些码头搬运工人,或者是酒楼打杂的小二,也有招揽厨子的,寻账房先生或抄书的告示都很久了。
其实像抄书写字这些差事儿,一般都是散工,贴告示的老爷少,再者这种大都是通过介绍去的,人书院直接就把这活儿给包揽了。
“近来招工都少,贴出来的告示怕都没有适合杨兄的。我上工那儿的老爷为人平和,对读书人很是客气,我倒是想引荐杨兄过去,只可惜老爷那儿已经不要人了。”
张釉施施然叹了口气。
杨晔倒是神色平静,古今往来好工作都是难找的:“无碍。”
张釉对于杨晔的反应,颇感无趣。
之前他考上童生后就在县城里寻了份差事儿做,他想在县城的书院里读书,家里条件虽然不差,书院的学费也交的上,可再多些别的负担就困难了,家里那条件也就在村里能逞个强。
县城书院的公子老爷多的是,时不时就要去茶楼里喝茶听曲儿,他不自己找差事儿赚点钱填着腰包撑起腰杆,置办两身好瞧的行头,可不叫人看不起。
他瞥了眼认真看着告示的杨晔,穿着件洗的发白的长衫,怕是已经有了好两年,在村里倒是算好的,不过穿来城里就是一副穷酸相。
就这模样还好意思跑去给梅小芝念情诗,正当是没出来见过世面不臊得慌。
他心里揣着一肚子的嫌弃,面上却挂着笑:“杨兄,我倒是听说有处地儿招账房先生,薪酬给的不错,不过要求有点多,你要不要去碰碰运气?”
第7章
杨晔随着张釉穿了两条街,最后在一处酒楼停下,那酒楼足有三层楼高,装横很是气派。
张釉把人带到门口,自个儿却止住了脚步:“杨兄,我只能带你到这儿了,实在对不住,时候不早了,我该去上工了,若非时间赶着,我便陪你进去了。”
杨晔致了谢,没挽留。
张釉连连拱手后便离开了,其实并没有走远,而是躲去了个拐角处,偷偷瞧着他从凤香楼的后门走了进去。
风香楼是县城里数一数二的大酒楼,来往的不是达官贵人就是公子老爷,总归来说不是有银子的,就是有权势的人。
张釉都能想到杨晔走进去后你齐刷刷的异样神色,保管能把人身体戳穿。
另外,凤香楼老板的脾气是出了名的臭,招人的要求也苛刻的很,三天就得骂走一个账房先生,就是银子给的多,也没有多少读书人能去受的了那脾气,杨晔进去铁定被老板羞辱一顿赶出门来,凭杨晔那心高气傲的秉性,恐怕要气的回家挂白绫。
光是想着这番景象,他便笑出了声。
可贴在墙角站了得有半柱香的时间,硬是迟迟没有见着杨晔出来,他想亲眼看着杨晔那落水狗的狼狈模样,奈何自己是真要上工了,若是迟到那笑面狐狸又得暗搓搓扣他银钱。
几番思索,他还是决定先走,反正一旦出了事儿,要不了多久就传开了,看不着那还怕听不到嘛,如此一想他便步子轻盈的往上工地儿去了。
杨晔是从凤香楼后门进去的,自己又不是客人,去大门进去怕是引起误会。
后门进去是个大院子,得有他家三个小院子那么大,几个厨娘正在折菜洗菜,他一跨进门便听见了怒吼声:“要走就把钱结给他走,现在的读书人都是什么脾气,张嘴吐些酸溜溜的话比谁都快,账目却算的像蚂蚁爬!说上两句还不乐意的很了!赶紧把钱结给他,让他赶紧走,省的看着心烦!”
方顶圆帽的华衣男子骂的大声,几个厨娘仍旧面不改色的折菜,似乎早就习惯了一般。
“老爷,秦秀才要是走了,咱酒楼里就一个账房先生了,账目对过来啊!”说话的人声音小了下去:“先前贴出去招账房先生的告示都贴了两个月了,却还是没有合适的人来。”
“怎么着,意思还是没了他我这偌大的酒楼便开不动了!”
“老爷。”凤香楼的管事拖长语调为难的呼了一声。
他们酒楼得要四个账房先生才够的,可就是老爷这个脾气,账房先生总是来来去去的,一直招不满人。秦秀才虽然算账慢,又满嘴大道理,可到底能算点儿低得上些事儿,这要是真走了,一个账房先生哪里管的过来,管不过来客人就得等,等烦了就得发火,有钱有势的主儿多,他们哪里得罪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