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日常_作者:岛里天下(251)

小脸儿因冷风变得红彤彤的,兴致却很高。

“小心着些,要是又摔着了,那可又没得雪人堆了。”

杨衾折把自己的帽子摘下给初一带上,可惜帽子大了号,初一带着动一下帽子便偏下把眼睛给遮住,几次如此,初一颇嫌碍事的把帽子揭开,刚拿下,耳朵忽然便觉着毛茸茸的,一阵暖意聚拢。

他偏过头,神色惊异:“允期哥哥,你怎么来了?”

周允期喘了口气,原以为人是回府了,结果一路追去却并未追上人,一询问,这才知道是来城楼堆雪人了,连忙买了护耳和铲子急匆匆的赶过来,瞧着两人两手空空,什么也未曾准备,他有些高兴。

“用铲子铲吧,手都冻红了。”

杨衾折过去拿铲子,戏谑道:“偷跑出来,当心回去受罚哟~”

“上次答应了初一一起堆雪人,若是再不来,怕是不知何时还有机会了。”

初一捂了捂护耳上柔软的兔毛:“允期哥哥要离京吗?”

“嗯,去江南游历,兴许还会去蜀中。”

“听爹爹说蜀中偏远难行,允期哥哥一定要保重自己。”

周允期心情挺好:“蜀中道路虽然崎岖了些,但胜在风景秀丽,其蜀绣也名躁一方,到时候我给你带些回来。”

“谢谢哥哥。”

杨衾折撑在铲子把上,看着两人说的没完没了,插话道:“得了,堆了这么久,初一口渴了吗,要不要喝点甜姜水暖暖身子,离这儿也不远,哥哥去给你买。”

初一垂着眸子点了点头。

风起,雪又下的大了些,雪飘的让人有些睁不开眼,初一正欲要去房檐下避雪,眼前忽然风雪止住,周允期掀起大氅替他挡住了风。

初一抬眸,两人四目相对:“初一.......”

“我.......若是,年年能同你一道看雪便好了。”

初一脸上的两个酒窝微微浮现,他未答话,侧身从腰上解下了哪个险些未送出手的香囊:“允期哥哥,生辰喜乐。”

翠竹梅花,绣工细腻,周允期拿着香囊受宠若惊,他未曾想到初一竟然单独给他准备了礼物,比起金银玉饰,想起这是初一一针一线做好的东西,他便觉得自己像雪花一样要漂浮起来一般。

“我有些冷,先回府了。”

未等周允期反应过来,他便快步跑下了城楼,转角就碰见杨衾折环抱着手靠在城墙上,敛着眸子,一张脸臭的像滩黑水:“真是男大不中留。”

初一顿住了脚步,脸红的像红梅:“哥哥偷听我们说话了!”

“我才不稀罕偷听,今儿早上便瞧着有些人躲在屋里不起床是在干什么了。”

初一上前讨好的挽住杨衾折的胳膊:“快回去吧。”

杨衾折悠悠叹了口气。

周允期三月前去江南,一月一封信的往丞相府去,时日长了,家里的人自有察觉,书信有来往,那便说明自家的小朋友是应允了的,杨晔虽心下有些不大高兴,但是到底也没反对,比起将来到了待嫁的年纪里择一枚男子成婚,倒不如让他自己先挑选着看,早些相处着看也好,日久方知人心,再者是周允期,到底是看着长大的,勉勉强强还能接受过去。

晃眼便是两年有余,初一收到周允期的信,称其今年秋天便能返京,然而却未等到秋天,人便被文帝急召而回,边疆敌军犯境,周允期受命需前往边境抗敌。

十数年前,巴塔部攻打纪朝,杨晔在危难之时实行了武举制度,三年养精蓄锐,纪朝兵强马壮,一雪前耻拿下了巴塔部,扩张了西北一带的疆土,纪朝昌盛多年,杨晔也为此也官拜宰相。

和平盛久,如今战事再起,且战争突然,朝中也催的紧,初一尚未从长兄要领兵出征的忧虑中缓过神来,看着世子府送来的蜀绣,不免又受了层打击,周允期回京便被马不停蹄的被召进宫,连亲手奉送礼的时间都未曾有。

两年未见,哪曾想再见之时,周允期已一身戎装。

初一混在送行的队伍中,皇命急召,他不怪周允期未能来见他,只想着能远远看他一眼,如此也就够了。

“你说小暖在哪里送大军队伍?”

周允期四处张望,不断询问杨衾折。

“在城楼口,上次你们分别的地方。”杨衾折道:“你快马过去,还能见他一面,待大军缓行过去之时,切记一定要归队。”

话音刚落,周允期便策马而去。

初一在城楼口,未曾见到大军,倒是先看到周允期独身前来。

周允期翻身下马,在他面前站定时,他才后知后觉的发现周允期比两年前已经高了许多,两年奔波,脸上的青涩渐退,又晒黑了一些,俨然已经是个丰神俊朗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