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办妥之后,他便放心的回去。杨成这会儿已经把铺子开了,阿喜在门口贴新品上市的图纸,上头还画了山楂糕的小图。
到了巳时,已经有客人开始来了,只不过这些客人还不知道上了新品,只是平日里都爱光顾的小丫鬟,瞧见贴在门口的告示这才询问起来。
杨成是知道这些挽着篮子的小丫鬟的,都是替家里的小姐办事儿,往往是花钱最大方的厉害的角色,只要随便挑上两句话头,这些小丫鬟们保管争着买不少,回去了之后一群小姐们又是攀比,生意便这样来了。
果不,今儿听说有新货,到了门口都争着抢着挤进铺子里。
杨晔还是出老招,没准备多少枣糕和果丹皮,紧压着数量,存心是要许多人买不到吊着人的胃口。
小六那边把新品和一些朋友分了之后,沾了杨晔的好,都在有意无意的跟客人吹嘘,倒是很快就有人闻声来了。
巳时四刻,铺子里恢复了往日的繁荣,偏生这时候新品卖完了,客人嘟嚷声四起。
“各位不好意思,近来铺子里生意不怎么好,没准备多少新糕点,要是大会儿喜欢,尽可明日再来。”
第二日,客人一早来排队,还没到巳时新出的糕点就抢购完了,杨晔又换了一套新的说辞:“山楂糕制作工艺繁复,实在是做不了太多,各位还请见谅。”
来的晚些的客人几番无果,最后想提前订购,铺子里还不接山楂糕的预定,客人气的大骂,但是骂归骂,到底还是跑不脱提前来排队。
几日里,福禧斋的门口是开门前就排上了人,铺子不理,该卖多少山楂糕就是卖多少,一点也不多。
黄进到福禧斋来找杨晔,瞧见铺子外头的盛况,道:“也就你们福禧斋有这待遇,县城里哪家铺子能像你们这样折腾,现在是把人一品香气的跳脚,我回去也该和老爷说道说道你这铺子的经营之道,指不定能把醉霄楼给气走。”
杨晔笑道:“福禧斋就是小本经营,哪里能跟大酒楼笔,你可别折煞我了。”
“我可是实话实说,糕点铺子的生意好,腰包鼓的快。”
两人说笑了一会儿,黄进这才说道正事儿,庞展中要去省城见些生意上的朋友,每次这一出门是少不了带礼的,他们的腐竹自然是备了,只不过礼品过于单薄,还得多准备些稀奇的。
这朝庞展中让他过来订购一批糕点,准备要带去省城。
“不知杨先生能不能行个方便也准备些山楂糕和果丹皮。”
他是知道现下福禧斋规矩的,怕坏了人家规矩,只得先探探口风。
杨晔道:“客气什么,你照顾福禧斋的生意,没道理让你大清早过来排队。”
黄进也高兴,但凡他们家来福禧斋买东西,每回杨晔都是挑着新鲜出炉的给,三次来有两次都是优惠的,县城里能交上这么个朋友谁能不舒心。
“行,我晚些时候让小六把礼盒送过来,还得劳烦阿喜帮忙,我可是知道他很会装点。”
阿喜早瞧见黄进来了,从铺子里拿了些山楂糕和果丹皮装着,正欲拿去送给黄进,这朝恰巧听见两人的谈话。
“听到了吗,黄管事让你帮忙呢。”
阿喜杏眼微睁:“黄、黄管事要把糕点送给什么人,方便还请和列糕点的单子一并送来,到时候也、也好分类装点。”
黄进些微讶异,他和阿喜有过数面之缘,现下也算是熟人了,只是极少听阿喜说话,这还是第一回 听见说这么长的话。
杨晔也有些意外阿喜会说话,他知道阿喜在外人面前都是相对沉默的存在,除了应声和简单的回答之外,实属少见这般。
他侧身同黄进道:“阿喜说话有些不方便,平日里也不喜欢说话,只有对熟悉了的人才说,黄管事可莫要见怪。”
“无事、无事。”黄进大大方方对阿喜道:“我会写好让小六送过来的,还要麻烦费心了。”
阿喜轻笑了一下,把准备好的新品递给黄进:“这、这是铺子的新品,管事带些回去尝尝。”
“哎哟,这怎么好意思!”听说有些客人好几天都没买到,他这一来人就送,恐怕少有人有这么大的面子。
黄进走的时候步子都有些飘。
杨晔拉着阿喜的手去院子里,阿喜道:“阿晔可、可有觉得我这样薄了你的面儿?”
“说的什么胡话,我高兴你这样。大大方方的,又会为人处世。”
杨晔觉着福禧斋确实没白开,阿喜在里头待久了,性子明显外向了些,他实属感到欣慰。
阿喜受到夸奖心中雀跃,他道:“那还是阿晔做的好,我、我耳濡目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