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凉回神,看了一眼宁姝手里的两根冰棍,问道:“你自己吃两根?”
宁姝总不能说这两根是给瓷器享用的,只好回道:“是啊。”
“哦。”介凉点了下头,“现在还有再来一根吗?”
宁姝愣住——原来介贵妃喜欢吃棒冰!
她笑着回道:“有呀。如果没吃到再来一根你就直接让刘柄给你拿就行,摊子是我的,随便吃。但是不能吃太多啊,不然肚子受不了。”
说罢,她拎着两根棒冰回了小屋,一根桃子的给了秘葵,一根苹果的给了灵云,妥当的搁在二瓷之中。
“舒坦。”秘葵深吸一口气说道:“光看这冒出来的白雾就觉得凉快。”
灵云颇有些担忧的看了秘葵一眼,却什么也未说。
两瓷一人就这样静悄悄的看着窗外等着元青花,偶尔秘葵和灵云聊上两句,宁姝问上两句。
没过一会儿,刘柄捧了个元青花进来送给宁姝:“娘娘,这是皇上给娘娘送来的。”
“啊?”宁姝看着面前的元青花,“皇上送来的?”
不是说元青花在良府吗?
介凉不知何时已经斜靠在门口,说道:“良府来了,方才吃冰棍的时候,良府被抄家了。”
宁姝:?!
秘葵在旁听了,啧啧道:“看来灵云说的没错,皇上也明白了。”
灵云“嗯”了一声:“这皇上雷厉风行手段强硬,倒是有我们东厂人的几分风度。”说罢,她问宁姝:“你可知道我们还有个用处是什么吗?”
“是什么?”宁姝不解。
灵云语气平缓,但说出来的内容却是惊人:“不怕这些‘八九不离十’的人不招,怕的是皇上优柔寡断瞻前顾后不愿下手。有些人便是如此,你对他们慈悲,就是对天下百姓的不慈悲。而我们,就是专门剃掉慈悲的人。你说是不是啊?元青?” “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元青花的声音沉闷,听起来并不如何好听,“以谋谋民心,只一时耳。”
这点是与其他瓷器不同的。
瓷器们无论长相如何年代多久保存是否得当声音粗细与否,大多声音都有钟磬之感,一句“大珠小珠落玉盘”都担得起。
可元青花的声音却像嗓子受到过什么伤害,毛坯不平似的,刺刺哑哑。但言语当中却是对灵云所说极为不赞同。
灵云倒也不恼,语气轻松的对宁姝说道:“元青嗓子哑,教书教的。劝你千万别动心思去看良府抄来的瓷器们,怕是现在都满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了。”
宁姝闻言看向元青花:这竟然是个教书先生?罐子上画的可是尉迟恭救主,加上元朝征战名声在外,她一直以为元青花和大黑一样,得是个武将瓷呢。
还有他一开口就说的那句话——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怎么听怎么耳熟。
“此女能听到吾等言语?”元青花一开口除了文绉绉还是文绉绉,虽然有些惊讶,但完全不似小白那般呼喊模样。
每个瓷器来的时候都要解释一遍,秘葵也解释的有些乏了。但也为了防止元青花不明不白回到宫中,又被渣斗忽悠,她还是强撑着想将宁姝的事儿再说一遍于元青花。
秘葵方才开了个头,宁姝便在一旁说道:“我来说吧,秘葵稍歇歇。”
秘葵说道:“不是不让姝姝说,而是怕元青花不信。我们都是瓷器,灵云又在这里,说话有保。”
“就让宁姝说。”灵云在旁说着:“爱信不信,元青都活了这些年教了这些年了,还能是非不分?”
“灵云勿要激我。”元青慢条斯理地说道:“说吧,是曲是直一听便知。”
宁姝抿了口茶,将从自己穿来开始的事情又说了一遍,中间偶尔有些遗漏,秘葵也会一一补充。说完,宁姝接近口干舌燥,外面的天也开始变得灰暗低沉了,她开始想念宫里的甜汤。
夕阳西斜,落日的余晖渐少,宁姝点起一盏油灯,三个瓷器的影子斜斜拉伸在地面,长长短短大大小小,不像是瓷器的影子,倒像是个人站在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