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殿将来可都是你的东西呢!
为了今天能帮未来的皇帝把政策推行下去,李锦余特意嘱咐内侍早点叫醒他,提前打理好了装扮,务必保证一丝不苟。
伺候李锦余穿龙袍的长康看他如此期待的神情,心里再次为霍公子惊叹。
他们陛下何时期待过上早朝?
霍公子魅力竟有如此之大!
倘若霍公子能一直留下来,是不是他们陛下就不会再变回以前那个暴虐昏君了?
李锦余整理好衣装,兴致勃勃上了太和殿,高踞龙位上,期待心压倒了对人类的恐惧,抬头看着下面的大臣们:“朕今日有个计划,想让诸位听一听。”
大臣们鸦雀无声。
李锦余侧头看了眼一旁的长康。
长康会意,拿起放在一旁黑金锦帛上的折子,捏着嗓音读了起来。
这是霍采瑜重新整理后关于一条鞭法的折子,里头详尽地列了不少可行措施和改革方向,几乎都是霍采瑜提出来的。
李锦余对比毫不意外这都是原著中霍采瑜的东西,现在也只是被他提前压榨出来而已嘛!
其实霍采瑜内心才极为惊讶李锦余提出的“一条鞭法”的思想给了他无限的启发,而后续完善的过程中每每他有所疑虑,总能从李锦余的话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他的陛下胸怀经纬之才。
只是不知为何,却坚持将这份功劳算在他头上。
霍采瑜抿了抿唇,收起纷乱的思绪,静静等着。
长康念完折子,李锦余才兴致勃勃地道:“这是霍爱卿提出来的法子,诸位有什么看法?”
在他的想法中,这份方案应该能得到绝大多数大臣的认可;然而实际上,李锦余话音刚落,下面的臣子就像约好了一般,一个接一个发表反对意见。
“陛下慎重!这法子简直荒诞可笑!百姓家中并无存银,缴税时哪来的银两?”
“官府将收缴来的粮物变卖,牵扯着官商的买卖,若全部交付于民,不知会出多大乱子!”
“不知是何黄口小儿胡言乱语?赋税乃国之根本,不可轻举妄动啊陛下!”
……
大臣们群情激奋,仿佛这是一道十恶不赦的折子,一旦按照它实行,整个大荻朝便要亡了一般。
骤然掀起的人声浪潮,让李锦余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无比,指尖蜷缩起来微微颤抖。
落在霍采瑜的眼中,便是陛下被群臣集体反对,一时承受不了。
隔着喧哗的太和殿群臣,霍采瑜望着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流露出一丝脆弱之意的李锦余,内心涌起一丝从未有过的酸涩心疼。
陛下苦心思量出的治国□□之策,兴致勃勃地拿出来,却被这些大臣们批判得一文不值!
霍采瑜目光冷冽了些,凝聚到了文臣之首的叶丞相身上。
纵然他之前从未上朝,也知道这种情形绝不正常。
能让大臣们众口一词地反对陛下,只可能是丞相搞的鬼!
叶丞相似乎注意到了霍采瑜的视线,微微侧头扫了他一眼,站出列:“陛下。”
周围群臣顿时止住话头。
叶丞相正气凛然地拱手弯腰:“群臣的意见陛下也看到了,这条政策实在过于异想天开,还望陛下收回成命,莫要被无能之人蒙蔽心智,更要及时清理身旁的蠹虫,以免损了陛下清誉。”
李锦余抓紧龙椅的扶手,脸色更白了些,努力才让自己发出一句话:“丞相何意?”
叶丞相微微抬头,声音沉稳有力:“霍采瑜此人,虽为良将之后,却心怀叛逆、不敬朝廷,更奴颜媚主、祸乱朝纲,臣请陛下诛杀此子!”
其他大臣们一齐跪了下来,齐齐喝道:“臣等请陛下诛杀此子!”
李锦余脸色瞬间变得更白,眼神中也透出一丝茫然。
是哪里出错了?
一条鞭法不该立刻受到所有人的欢迎、霍采瑜也可以顺利进入朝廷中心,之后快速聚拢人心和权势吗?
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他隔着跪拜在地的群臣和站在最后面的霍采瑜遥遥对视,眼中含上了一丝难过和愧疚。
都怪他,才让这位未来的皇帝现在被群臣排斥……
……
霍采瑜看到了李锦余眼中的愧疚,心中陡然雪亮。
难怪陛下要把一条鞭法的功劳算到他头上。
原来这场朝会只是陛下和丞相的一次试探。
陛下想接手朝政,丞相不想放权,结果便是自己作为替罪羊承担陛下失败的后果。
丞相提议诛杀自己,就是对陛下的警告!
若安分守己地做享乐皇帝也就罢了,倘若想要占权,自己便是陛下的前车之鉴!
霍采瑜环顾一圈,看到了不少大臣眼中流露出的轻蔑,不但没有愤怒,反而觉得有些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