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难道是自己太过轻敌了?
晋王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暗中收揽了一批能人异士?而自己中了对方的圈套还不自知?
楚王越想越心惊,正在心乱如麻的时候,忽又想起了另一件事:“王妃为何突然出府?”
暗卫将怀中的密函取下,递于楚王:“这是清铃姑姑命属下带来的。”
楚王当即拆开信封,或是因为时间紧急的原因,清铃只粗略将江言出府的始末说了清楚。
看罢,楚王越发觉得事情扑朔迷离了。
清铃在密函中写道,楚王妃收到那封不知名人士的信后,便一意孤行,力要出府。可在楚王的认知中,江言性格稳妥,今日这事决不像是她会做出来的事情。
楚王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复看密函。在末尾中,清铃写明,楚王妃走前,曾说过是替他前去赴约。
这话如今听来好生奇怪。
既是替他去赴约,那写信之人必然是与他极为相熟之人,同时,江言对此人也很是信任。
这么一想,信后的主人倒也有迹可循了。江言往日交好的友人也就那么几个,究竟是谁送来的信?
一个个名字在楚王脑海中浮现,电光火石间,楚王突然想起了金先生。
金先生不仅是自己的心腹,江言对他也一直抱有莫名的好感。
如若今日的事是他在从中作梗,那么一切都说得通了。
先是以自己做引,将他从长安城调走,之后再写信到楚王府,只需说有要事要与楚王商议,那么以江言对他的信任,自会代他前去赴约。
这么一想,今日之事好似都得到了解释。
不过金先生投靠的是哪一个主子呢?细想过去,最有可能的便是晋王了。可他今日将楚王妃哄骗出去,此举的目的难道仅仅只是为了挟持楚王妃,好来要挟自己?
楚王摇了摇头,总觉得自己忘了些什么。
只是江言现在的处境不明,他虽知晓她有保命的法子,但难免心烦意乱。
脑中仅余最后一个想法:无论如何,他现在就得赶回长安城!
楚王陡然起身,当机立断道:“传令下去,陛下受奸人挟持,速速起兵救驾!” 据传闻, 长安城的地底下有一条密道,密道的尽头藏着数不尽的世间珍宝。然而数十年过去了,始终无人探到一星半点珍宝的痕迹, 这个传闻也渐渐变成了顽皮小儿间的打闹玩笑。
世人不知,这条密道确有其事, 只是它通向的并非是金山银海, 而是能够绕过宫墙,直达皇宫。
而今日, 这条传说中的暗道时隔多年, 再次被人开启。
狭长又幽深的密道中,有三个人影正沿着密道往前走。其中一人身形高大,提着灯笼走在前头。后面两人好似行动不便, 所以落后了几步。
密道里空气混浊,走急了便有些呼吸不畅。
并行的两人中,身形佝偻的男子小心搀扶着旁边黑巾蒙眼的女子,嘴上还不住提醒着:“楚王妃, 前面就要拐弯了,小心脚下。”
江言应了一声, 脚步放缓,随着林公公的牵引继续向前走。
原来那封信后的主人乃是当今圣上, 总管太监林公公深夜奉旨出宫, 为的就是请楚王和楚王妃一齐进宫面圣。
只是楚王不在, 江言这才只能独自前往。
她不愿当着其他人的面点破信后的主人,也是想到皇上在这个时候传他们进宫, 怕是还有其他的打算。
此事非同小可,自然不可泄露风声,所以就连清铃和雨竹, 她都不敢透露出一字半句。
在信中所约定的宅院见到林公公后,江言第一时间说明楚王已经离开长安城。林公公听言并不吃惊,只让她先随他一同入宫就是了。
至于和她一起同行的雨竹,早已经被皇上的人拿下,暂挪去其他地方妥善安置。
此次进宫,走得不是宫门,而是地底下的那条密道,素来只有皇上极为信任的几个心腹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