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带着他的崽跑了_作者:Arkin2799(360)

2020-08-14 Arkin2799

    时月低头,笑∶“吃撑着了呀?”

    小季益不好意思地笑笑,小肚子吃得圆圆的。

    “那我们回店里喝一碗豆浆吧。”

    十六重重点头∶“行行!特别行!”

    银杏则说∶“昨天的帐奴婢还没算完呐,请姑娘恕奴婢不能陪您喝豆浆了。”

    豆腐店做起来以后,时月雇了好几个工人,做豆腐、卖豆腐、蒸馒头都是辛苦活,银杏就转去学记账了。

    还好她和弟弟银多一样,天生是算账的材料,时月就教了几个晚上,她已经会用算筹了。

    “行,你回去后顺便将冰着的鱼化了,咱们今晚熬鱼汤。”十六爽快道,恨不得把银杏赶回去的样子。

    银杏跺着脚,又同他吵了两句架,回去了。

    十六成功支开了她,和时月去豆腐店喝豆浆。

    豆腐店里到处烧着炭盆,十分热闹,这里已不单纯是卖豆腐的地方,还有豆皮、豆浆、豆酱……等一系列豆制品。

    门外摆着高高的笼屉,在冬天里散发着令人觉得温暖的腾腾蒸汽。

    附近百姓都会花上一个半个钱,去豆腐店里坐坐,喝喝豆浆,谈天说地。

    这里已然成了茶肆那样的社交场合。

    “来三碗豆浆。”时月点单道。

    “好嘞……掌柜的?”小伙计惊喜地看着时月∶“您怎么来了?”

    “王五,今天生意怎么样啊?”时月笑问。

    “您往里瞧,都没座儿了,好着呢!”

    食肆里热闹非凡,忙了一年的百姓终于有闲坐下来聊聊天,吃吃东西。

    “爷们喜欢大馒头,扎实,顶饿。”

    “姑娘和小媳妇们喜欢枣糕,甜甜的滋味最好!”

    这几天也是各村各乡采买年货的时候,一家人带着孩子进城,给老娘、媳妇、女儿买几块热腾腾甜丝丝的枣糕,几乎成了叶邑的新潮流。

    若是进城一趟,却没吃过时记的枣糕,那才会被笑话呢。

    时月和十六捡了个座坐下,小伙计很快端了四碗豆浆,还有几样精致糕点上来。

    楚国经济比较发达,她这有点小资的生意才做得起来。

    时月让小季益拿自己喜欢吃的∶“拿吧。”

    小季益挑了碟子里的糖葫芦,听伙计说,这是最受小孩欢迎的小吃了。

    甜甜的红糖,包裹着酸酸的山楂,咬一口别提多好吃了!

    十六斟酌了一下,对时月说∶“小月见。”

    “啊?”

    棉棉醒了,时月将她从篮子里抱出来。

    四个多月的女娃粉雕玉琢,被小袄裹得严严实实。

    “快过年了,我想回郑国一趟。”

    十六是郑人,家人、师门都在郑国,他陪时月一路颠沛流离,又在楚国定居了小半年。

    这份情谊时月一直感激在心。

    听说他想回去,时月高兴地应允∶“好呀,我准备一些年礼,你带回去给伯父伯母。”

    “你这么久没回家,他们肯定想你了,多住几天!不用急着回来。”

    十六点头∶“好!还有……”他忽然有些不好意思开口。

    挠挠头,紧张地喝了一口豆浆。

    小季益满嘴糖渣∶“叔,那是……我的。”

    十六这才发现自己居然紧张到拿错碗了。

    “哈哈哈,还有什么啊?”时月看他这副紧张样子,好奇得不得了。

    “能不能让银杏姑娘跟我回郑国过年?”

    时月先是一愣,怀疑自己听错了。

    “你……”

    时月反应过来以后,大喜过望∶“这是好事啊!你紧张什么呀。”

    十六很不好意思∶“她是李家的家生子,我肯定得问你啊。”

    嗐,在时月这可没有那么多封建规矩,她说∶“我虽然同意,但你得去问问银杏同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