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七阿哥日常_作者:沉坞(185)

2020-08-16 沉坞

    贪污数额巨大的官员,绝大部分与白莲教有往来。不管知情还是不知情,他们今后的仕途算是完了,或许连脑袋都保不住。

    拔出萝卜带出泥,许多京官慌乱之中,联合向乾隆进表,此番动作极有可能危害国本。贪官也有被冤枉的,也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无数官职造成的空缺,谁来弥补?请皇上三思!

    很快,朝廷提升了为官俸禄,同时提高了为官待遇,增补了休沐假期。贪腐到一定数额的,才会有牢狱之灾、性命之忧,这样一套组合拳下来,有意见的官员,也无话可说了。

    另外,若是检举、揭发白莲教教众,可得赏银、米粮若干。经太子建议,布告张贴全国。

    起初,有人讥讽这张布告,可几个月下来,无数百姓前来衙门领赏,几乎惊掉了他们的眼球。

    乾隆十七年,傅恒所领的新式火器营训成。这支队伍,有朝特种兵发展的趋势,队员们皆是精英中的精英,不论是单兵作战,还是联合打击,都很是在行。

    乾隆赐名“射声营”。再厉害的武艺也比不过快枪,何况是独一无二的连发型号?

    射声营历经两年潜伏作战,白莲教总部灰飞烟灭,莲花老母亦死在了枪声之下,独独有两三个高层余孽逃匿江南,至今未被抓捕。

    至此,白莲教气数已尽,再不成气候了。

    审查贪腐之案,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奇怪的是,素称鱼米之乡、独占天下税收的两江之地,有盐场,有河运,却独独没有贪腐的证据!

    早在乾隆十七年,便有人揭发,江宁府间官官相护,贪污数额达数千万两。是不是危言耸听,暂且放在一边;江宁府的账簿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鄂容安领了钦差的职务,是暗中进行的。乾隆下了死令,定要查出真正的账簿藏于何处,同时拔除白莲教余孽,还江南一个清净安宁。

    鄂容安深感责任艰巨,肃然受命。

    与此同时,无聊了好些时候的永琮有了新点子,说要帮助鄂大人查案,找出账簿所在。读了那么多年书,总要把聪明用在该用的地方,下江南,不正是大展拳脚么?

    乾隆与皇后绝不同意。永琮撒娇打滚了半个月,皇后依然坚决反对,乾隆渐渐软化了态度,经过了太子的劝说,乾隆最后准了他的请求。

    乾隆给了两个月的时限。两个月一到,不论查出了什么,永琮都得乖乖回京!

    永琮拍胸脯应了。

    ……

    回想起皇阿玛的话,永琮少见的有了急迫之感。

    留给他的时间不多哇!

    再低头瞅了瞅煤油灯,永琮思虑着,除非缺少银钱的支撑,才会把煤油灯拿去买卖。

    小贩说出的价格,都可以与抢劫相媲美了,他的背后肯定有正经的主子。

    官商勾结……

    哪家黑心商人与官府有联系?

    永琮细细地、一寸一寸的探查过去,发现煤油灯的灯座之下,原本清晰的印记,现下模糊不清,被抹去了痕迹。

    像总督府中的煤油灯刻了个“鄂”,谁预订的煤油灯,工部就会刻上标识,以防下人们拿错了。

    贩卖这灯的家伙,倒是谨慎!

    永琮沉吟了半晌,让林宝拿纸笔来,随意地写了几个字儿。

    “马”“高”“伊”……

    正是茗香楼晚宴,那群公子哥们的姓氏。

    最后,他去掉了笔画简易的几个字,独独留下了“高”,还有“彭”。

    至于为什么留下“高”字,永琮凭直觉而已。

    他对高斌没有好感,连带着对他的后人也没有好感,嗯,这话不能说出来!

    两淮盐政高恒的书房密室里头,端坐着两位中年文人。一位眉目端正,见之可亲,长须飘逸,笑容清朗,便是高明口中的“吕先生”了。

    高恒与高斌长得三分相像,国字脸,面庞清瘦,看着有些憔悴,精神气也少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