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七阿哥日常_作者:沉坞(25)

2020-08-16 沉坞

    和敬视乾隆的诗作为洪水猛兽,还要从六岁时说起。从小乾隆抱她在膝上长大,启蒙都是一笔一划亲自教导的,更不用说掺杂一些私货,教她自己写的“大作”。

    小小的和敬什么也不懂,只觉李太白的诗篇瑰丽,杜甫的诗篇壮美,可皇阿玛的诗篇也是不赖的!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和敬眨着水灵灵的大眼睛,天真无邪地问她皇阿玛,“为什么到‘六片七片’这里就断了呢?没有十一片和十二片吗?”

    刚登基的皇帝笑得意气风发,“三句足够了。来,阿玛教你另一首诗……”

    因为受宠,和敬与几个宗室的格格一同进学,皇后特意从民间请了几个女师傅,大臣们无人敢置喙。和敬公主虽排行第三,实际上是乾隆的嫡长女,也是目前唯一的公主。

    有宗室格格问六岁的和敬:“公主最喜欢哪首诗词?”

    在别人清脆地吟诵纳兰容若“山一程,水一程”的时候,和敬满怀憧憬地念出了——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她收获了一大片震惊和质疑的眼神。

    和敬很是受伤,回头和乾隆哭诉,她们为什么不欣赏皇阿玛的诗词?

    乾隆沉吟半晌,召来了翰林院的学士。第二日他抱来和敬,指着新添的墨迹,“朕加了最后一句话,意境便完全不同了。跟阿玛念,飞入梅花都不见!”

    和敬垂着包子脸,不情不愿地撅起了嘴巴。

    她再也不相信皇阿玛了。

    和敬渐渐长大,每每回想起幼时的举动,还会头顶冒烟儿。罚抄乾隆的御笔诗作,绝对是世上最残忍的惩戒,没有之一!

    ……

    和敬蔫头耷脑地告退了。

    永琏于心不忍,于是帮妹妹求情,“和敬早上还要学规矩,这惩罚是否重了一些?”

    哪里重了?皇子刚进学的时候,一天要写五十篇大字,长大之后每日抄一百篇诗词都不算什么难事。三天一百篇,已经是皇阿玛格外开恩了!永琮愤愤地挥舞了藕节一样白白嫩嫩的小手。

    乾隆抱着永琮,一边捏了捏着永琮的小肉脸,一边瞥他一眼,反问:“你也想抄?”

    永琏瞬间闭了嘴,不说话了。

    万岁爷几乎日日歇在长春宫,午膳和晚膳都是皇后那儿用,听说还让吴书来搬来奏折,恨不得在长春宫安了家!

    这还了得?

    潜邸的时候福晋富察氏就是最受宠的那一个,当了皇后仍旧宠冠后宫,一个月有半数时间万岁爷都是歇在皇后那儿。

    她们争不过也斗不过,这么多年早认命了。不是没有人上过折子,最后都被满朝文武喷了回去——夫妻相和,国本稳固,这是再好不过的局面,你敢弹劾?!

    富察家一门鼎盛,姻亲几乎占了半个朝廷,加上乾隆对富察家的偏爱,皇后的地位稳固,后宫里无人敢摄其锋芒。

    且皇后为人贤明温和,让人挑不出一丝错来,还有皇太后的支持……渐渐的,妃嫔们也都偃旗息鼓了,再怎么争,也是争不过皇后的。

    现在又多了一个七阿哥!瞧那比端贝勒还受宠的架势,万岁爷见天地抱着,听说下了朝直接去长春宫,有时朝服都来不及换。

    皇后坐月子的时候,万岁爷歇在养心殿,偶尔白日里去探望高位妃嫔,夜晚却是没有临幸她们。等皇后出了月子,万岁爷日日摆驾长春宫,一副独宠的架势!

    酸气几乎溢满了紫禁城,年轻貌美的贵人常在们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到底差在哪儿?

    皇后已经三十多了,就算保养得当,能比得上她们这群鲜嫩的小姑娘?

    皇后定下的规矩是五日一请安,每逢初一十五,她会领着众位妃嫔去寿康宫拜见皇太后。皇太后喜好礼佛,不问后宫诸事,但无人敢小觑太后娘娘。

    天下皆知皇上是个大孝子,皇后也是因为孝顺得了太后的青眼。舒嫔隐晦地在寿康宫提了一提,说皇上已经一月没入后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