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食味天下_作者:鱼妙清(140)

2018-03-23 鱼妙清

  在脑海里好好翻找了一下。叶蓁最后选定了一款新酒——桑落酒。

  说到桑落酒,其实这款酒有着悠久的历史。

  最初的桑落酒,是创于北魏末年,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因用桑落泉的泉水酿制,味道独特,而得名"桑落酒"。

  在宋代,桑落酒还曾经被评为御酒。然而明末清初时期,桑落酒的酿造方法遗失,这一名酒就失传了。后来到了现代,通过挖掘出来的制酒秘方和现代酿酒技术的结合,让桑落酒重现于世。

  但是世人不知道的是,在明末清初,桑落酒的制酒方法失传之后,清末的一个冯姓酿酒师就已经尝试过还原桑落酒的配方。

  没错,就是冯氏酒经的作者。

  可以说,桑落酒应该是这一本冯氏酒经中酿造难度最大,酒的品质最高的一个酒方。

  当然,这只是还原。叶蓁相信,真正的桑落酒配方估计等级还会再高点也说不定。

  毕竟能让人吟唱出"蒲城桑落酒,灞岸菊花香"这样的诗句,并且流传千年的名酒,应该不仅仅局限于蓝色品质吧?

  *

  酿酒,最重要的就是水质。

  千年前,桑落酒就因桑落泉而传名于世;冯氏的酿酒方子里,选取的也是有名的山泉。

  这次叶蓁酿酒,当然得用好水。

  打开系统商城,叶蓁直接兑换"山泉水"。因为需要供给餐厅,叶蓁准备多酿点,直接兑换了500斤。等酿好酒,就规定一人一天一壶,只能喝半斤。

  酿酒工具之类的倒是不用麻烦,直接一个电话,人家当天就送货上门,方便的很。

  酿酒需要的高粱、豌豆等原料,因为原料的品质对于酒的品质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叶蓁是拜托采购食材的曹大叔帮忙收购的。

  曹大叔一时半会儿也收集不了太多。叶蓁准备让曹大叔每天收一点,收多少她再酿多少。

  酿酒,先要作曲。将高粱、豌豆、绿豆等原料,去壳的去壳,洗净的洗净。

  将豌豆、绿豆等碾成粉末混入高粱中,倒入山泉水将其浸没,在作曲专用的曲模,压平压实;用干草堆在上面,暴晒,几天之后将曲翻一翻,再重新压实,再晒。

  等晒的差不多之后,结成砖型的曲块,等到需要酿酒的时候,就可以拿来使用。

  这还仅仅是第一步。

  要酿造桑落酒,还需要经过蒸馏、发酵、品评、勾兑等各项工序,贮藏一年后,方能成酒。

  叶蓁手里有酒果,倒是不需要一年这么久,快一点的话,三个月之后第一批酒就可以喝了。

  叶蓁将酒曲的初步工作做好,放在餐馆的后院暴晒。

  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叶蓁看着还有时间,就再酿了三坛白术酒,这个酒酿起来比较快,一个月之后就可以喝了。

  想着终于可以尝尝自己酿的酒是什么味道,叶蓁不禁露出了微笑。

  叶蓁:……未满十八什么的,可以喝酒?

  第67章 豆浆和水?

  仲夏的清晨, 太阳在刚刚升起时, 空气是清凉的,宜人的。

  李潇踢开身上盖了一半, 另一半已经拖到地上的空调被,揉了揉眼睛, 开始穿衣洗漱。

  洗漱完毕后, 仍然不想动弹, 李潇打开窗户, 呼吸清晨的新鲜空气。

  蔚蓝的天空, 郁郁葱葱的树木,街上偶尔走过的行人……正当李潇想要继续把下楼开店的时间继续拖延下去的时候,他看到了对面缓缓升起的炊烟。

  这不是……李潇一拍脑袋,差点忘了!赶紧下楼, 穿着简单的体恤衫加沙滩短裤,脚上是一双人字拖, 李潇就快步向对面的食味小店迈进。

  至于咖啡店的开店营业……就暂时的随风而去吧!先吃个早饭要紧。

  叶蓁正在蒸包子。

  才刚刚开业,客人也没这么早过来, 第一份小笼当然是给自己填饱肚子的。

  没想到, 小笼包子还没上蒸笼呢, 就看到对面咖啡店的老板李潇跑了过来。

  气还没有喘匀,就对着叶蓁道:“一……一份小……小笼。”

  叶蓁无语的看着他这个样子,又不是吃不着,随手就加了一笼小笼包。

  平息了一下,等着吃早餐的李潇在店里转了转, 诶?这菜牌真的换了几个。

  昨天的椒盐虾、东坡肉、油焖茄子换成了今天的八宝豆腐、三色鱼丝、荷叶粉蒸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