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春入旧年_作者:老胡十八(268)

2018-03-23 老胡十八

  “还不是来了客人,总不能咱们自家吃好的,把客人丢一旁吧……这‘墙头草’倒是会找时机,昨晚来吃了顿好的,现又要白吃一顿回去……”

  江春懂了,哦,原来是村长带来的客人。

  江家为人处世是江春最赞成的,只要自己有,宁愿自己省着舍不得吃,也要客客气气拿出来招待客人,老人总将“上门就是客”挂嘴边,但真正在穷苦年代能坚持下来的却是不多。

  待锅里的水开了,江春轻轻的将汤圆一个个的下下去,看着快把锅底盖严了,就不再放了,不然会粘黏在一处,到时候煮得“肠开肚裂”不好看。

  王氏守在一旁,瞧着锅里水沸了几分钟,那些汤圆一个个都飘起来,将水面盖得糯白一层,就拿过碗筷来,每碗里盛了白胖胖的三大个,使着江春用托盘端进堂屋去。

  江春见堂屋饭桌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了,只摆了几包红纸包了的糕点与红糖,这架势……

  江春依次将四碗汤圆摆上桌去,几个小豆丁也在里头坐着玩呢,只估计是有生人在场,都不吵闹了。

  她只觉着后背有两道视线在盯着她瞧,她一进门就发现了,只未曾分心去瞧。待她摆好碗筷抬头一看,却是四个大人坐在饭桌对面靠墙的雕花椅子上。

  其中一对男女是见过的——村长两口子,另中间坐了个三十来岁的妇人与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穿着倒是光鲜的,那妇人耳上还带了两个金坠子。

  那两道目光正是来自那妇人与少年,只是江春不喜他们盯着自己看的样子,有些不太礼貌,令她如芒在背。

  “村长大爹与两位嬢嬢,快坐过来吃点东西吧。”

  村长媳妇指着江春道:“看吧,就是这姑娘,我没说错吧?可是咱们王家箐第一能人哩,这汤圆就是她手捏的,你们来尝尝味道。”一副主人样子请了那两人坐过去。

  江春想说:并不是我捏的呢。

  “春儿,来端早食。”好在灶房内的王氏解救了她。

  待她出去后就不再进屋,只在灶房里小凳子上自己吃了两个,本来只想吃一个的,但高氏挂念她,非得又舀了一个给她。这白胖胖的团子看着不算大,吃起来却梗人,吃下一个就能半日不消吃东西了。

  她在灶房独自吃汤圆,耳朵却是准备好了的,留意着堂屋的动静。

  “怎样?老姐姐,瞧见这小郎君了吧?可是一表人才?人家不止长得俊俏,就是书也读得好哩,明年就要从县学毕业,到时也是与你家春丫头一般的考学哩……这般两人可有话聊,不似我与我家这个,讲话随时牛头不对马嘴的……”这是村长媳妇那大嗓门。

  那年轻人俊不俊俏江春没注意,只这口气怎么像……保媒拉纤?

  而且保媒拉纤也就罢了,看这样子还在县学乙级?或许还比自己小?她有些好笑,她对比自己小的男性可没兴趣,就是同龄的,她也不乐意……毕竟“上辈子”又当姐又当妈的初恋例子摆那儿呢。

  “好是好,只我家春儿还小哩,现又学业未成,还是等她去汴京念了书才考虑……”这是王氏的拒绝。

  江春松了口气。

  “哎哟,我的老姐姐哟,你可莫再犹豫啦,你晓得我这姐姐家在武定县城是做甚的?人家是正经的大户哩,家里二三十亩良田种着,我那妹婿也是个能干人,还在城里做着账房哩,每月都是有稳定进账的,家中的积蓄哟……可不是咱们王家箐的老土帽见过的!”

  其实,江春想说,“二三十亩良田”,江家再努力两年也是能达到的;县里做账房,自己舅舅不就是吗?没觉着有多“大富大贵”啊!看来媒人的嘴真是最不可信的,明明就是个农村小康之家非得被她吹成富户老财了。

  果然,王氏心内也是不屑的,当然最主要还是觉着江春确实还小,她读书又这般出息,怎会愁嫁,自是气定神闲的又婉拒了。

  “老姐姐你可莫瞧走眼了,咱们都是恁般年纪过来的小娘子,去了汴京繁华世界转一圈可就回不来啦,届时心野了可就养不家了!”这话就有些难听了,好似女娃子出去见见世面读两年书就会不安于室似的。

  果然,王氏有些气了:“老妹子,话可不能这般说,我孙女甚品性我清楚,她又不是那画妖精的女娃子,在咱们金江县里甚没见过?那汴京再大再繁华,能有四五个金江这般大?她就会迷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