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春入旧年_作者:老胡十八(417)

2018-03-23 老胡十八

  只是不知今年这般不安稳的一年,她还能不能回得去。她倒是庆幸自己一收到金江来信就写了回信去,不然照着这两月的不太平……怕是要音讯不通了。

  自窦皇后被收回金玺后,宫内成了杨贵妃一家独大,深宫内务被她一人统领。而朝堂上,官家这般迫不及待的折辱新贵窦家,虽暂时是讨好了以承恩公府为首的老牌世家,但人的胃口都是愈喂愈大的。

  有了窦皇后的“名存实亡”,大皇子的薨逝,不少朝臣就开始对官家进言,劝立太子。

  既占长又占嫡的大皇子没了,那就只能从剩下的三位已长大的皇子中选立了。五皇子不消说,文不成武不就,胆小如鼠,历来无甚名气的,刘德妃也是个安守本分的,哪有甚拥趸?

  数来数去,进言折子有夸杨贵妃兰心蕙质堪称天下女子表率的,有赞二皇子文韬武略堪称大才的,也少不了贬损五皇子软弱不堪大用的……总之宗旨只一个,就是二皇子是太子的最佳人选。

  皇帝对这雪花般的折子不置可否,一副好似在沉吟不决的样子,下头唯杨家马首是瞻的文臣,愈发卯足了劲要替二皇子加把火,将他去年下扬州巡视水灾的事大肆渲染一番,当地民众如何拥戴他,如何对他赞不绝口……定要将他形容成未来的千古一帝。

  江春听着每日传来的消息,只淡淡笑了笑,从窦家的事上不难看出,当今官家虽有雄心,却是个疑心病重,难容人的帝王。他今年还未至不惑之年,正是龙精虎壮的年纪,哪里能允许有一个“众望所归”的太子在他塌前?

  果然,这股“尬吹”之风刮了四五日,就连民间亦传起了闲话来,道二皇子是真龙天子,天命所归。

  旁人不知,深宫内的窦皇后却是冷笑连连:“呵,真龙天子天命所归,他赵阚怎能忍得下这口气?”

  她身旁的林统管也皱着眉道:“可不是,这回杨家也是用力过猛了,那位刚登上大宝之时,还有闲言碎语传他非真龙呢……现今自己眼睛底下倒养出条‘真龙’来了……啧啧啧,有趣咯。”

  窦淮娘依然冷冷一笑:“哼,若非我窦家,莫说真龙了,他怕是成蛇都找不着洞钻。”语气里满满的鄙视与不屑。

  林统管叹了口气,是啊,窦淮娘有足够的资本鄙视这位官家,当年,他亦只是个不得宠的小皇子罢了,他自己看重了窦家势力,厚着脸皮求娶到了她,借了她的势,现今却是夫不夫,妻不妻了……

  只是可怜了那个孩子,头一日还追着他问“母后这几日纳食不香,可能为她煮点汤水”,才过了一日,人就没了!他才十六岁!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当今这位官家,却是连那茹毛饮血的畜生皆不如了。

  估计窦淮娘亦是想到此处了,身子不敢动,手却气得将桌子拍得“砰”响,震得上头茶盅子晃了一晃……皓齿将嘴唇咬出了血印子,但脸上还是漱漱滚下热泪来。

  林统管忙宽慰道:“娘娘万万保重身子,您现可……况且,昨日窦老夫人传了句话来,您莫再在此事上忧心,道万事有她在,有窦家在。”

  窦淮娘果然转过脸来望着他。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说过忙给她抚着背顺气,想再说甚宽慰之话,他个没根的却也晓得,丧子之痛旁人再如何劝说安慰,全是放屁,还不如令她自行发泄呢。窦家与她这口气是无论如何都要出的,只看出的方式了。

  目前看来,这次是出对了。

  果然,第二日,自有人将民间谣传递到官家耳里,据说官家在交泰殿发了好大的火,有个送茶水的小太监碰上了,险些被打半死。林统管听了这消息,难免会物伤其类,这位官家这两年倒是愈发暴戾了,动辄打杀宫女太监的,朝臣只当他是皇威渐盛,他们下头当差的却是战战兢兢,唯恐一着不慎就丢了小命。

  窦家那头听闻皇帝使了手中的皇城兵马司去民间搜捕,逮到了几个乱传“真龙”谣言的,使了好些手段审出来,真如他自己所猜测一般,是从承恩公府传出来的,气得他又发了一回龙威。

  只是摄于眼目前他已将新贵得罪了,只得依靠豪门世家,虽五脏六腑已气得翻江倒海,表面却不敢拿杨家怎样。

  邓菊娘听了手下来报,只淡淡吃了口茶,未置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