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春入旧年_作者:老胡十八(9)

2018-03-23 老胡十八

  忙道:“二叔二婶,夏儿出门了,奶奶他们也下地去了。”

  “我去给你们造饭吧”,因为早饭我们吃光了……

  只听江老伯道:“别造了,这不赶早不赶晚的,三锅两灶的吃什么饭?待会儿一起吃午食了”。

  江春:……

  二婶郁卒了,只得拿眼斜身旁的三叔,二叔却也不吭气儿。

  江春心想,看来王氏对二婶看不下眼是有原因的。二叔这块儿“夹心饼干”表示,自己也很无奈啊!

  不过二婶有一双善于发现“新事物”的眼睛,一下就看到江春正在刷洗的螃蟹。问她洗这些“横将军”干嘛,江春又把昨日吃螃蟹的事情普及了一遍,二婶听完一副“你别豁人”的表情。心想这不用油不费盐的东西,怎么会好吃,也不看看哪家煮肉不放这些好东西的,这小丫头就是不懂,还没自家江夏伶俐嘞。

  没好久,江老伯已进屋换了一身补丁衣裳出来,扛着锄头就出门了。

  只见二叔二婶进了他们房间,絮絮叨叨不知讲了些啥,江春螃蟹全刷完了,两人才磨磨蹭蹭跨出房门。

  二叔似乎还好心情地问了句,“春儿这几日在家乖不乖啊?”

  江春满头黑线,这样的寒暄不是该对着军哥儿那样的小娃儿吗?我都快十岁(虽然实际是九周岁)的半大姑娘了好吗?!另外,我一直都很乖的好吗?!乖不乖二叔您最好还是去问自己闺女去吧!

  江二叔才不在意小娃儿的脸色,挎着篮子下田去了,二婶也不情不愿去洗衣了。

  在这个蝉鸣阵阵的早晨,江夏终于见完也认完了老江家的常住人口。

  虽然前身的小江春记忆迷糊不清,甚至有些许空白,但泼辣能干的奶奶王氏,老实却又能一针见血的爷爷江老头,吝言的父亲,软弱柔顺的娘亲,憨厚的二叔,心眼子多的二婶,技术宅的三叔和沉默的三婶,以及猫嫌狗厌的弟弟,软萌的堂弟和爱耍滑头的堂妹……这些都是小小的她曾经很珍视的亲人。

  第4章 见闻

  螃蟹刷完,思及江老伯三人还未吃过螃蟹,江春还想再做一顿螃蟹“大餐”,这连吃两顿清蒸的,肚子也没什么油水了。

  去后院菜地转了转,嫩绿的韭菜,胖墩的丝瓜,细条的青椒,深紫油亮的茄子……当季蔬菜可真不少,但奇怪江家每顿依然只吃咸菜……江春果断割了一把韭菜,又摘了三条大丝瓜。

  但转回灶房的江春就ORZ了,刚才忙着想怎么吃了,忽略了一个现实问题——农村是泥巴垒的灶,灶台太高,目测得有一米二三,而她目前还是小矮子……摔!真的是每天郁闷一万次!

  正好高氏回家来,江春忙问:“阿嬷(指母亲,昵称)回来了?我奶呢?”

  “你奶还在菜园,看你老伯回了,使我回来造饭”。

  “正好我把菜都摘好了,阿嬷你教我煮饭吧。”江春指指刚摘的丝瓜和韭菜,仿佛看到了救星。

  但见高氏一看,脸色就有点儿不对了。

  仿佛是犹豫了一下,高氏才慢道:“你奶回来看到不得了,可是要留着后日卖的,你个丫头,胆子也是大……”

  “待会儿你别多嘴,就说是我摘的,不然得小心你的皮子。”

  江春扶额:……

  蔬菜种出来不都是吃的吗?

  不过转念一想,这么大个家庭,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能有蔬菜卖了攒几文钱也是不错的。

  高氏虽犹豫,但摘都摘了,总不能再挂回去,只得使唤江春烧火热灶。

  她先按着人头蒸上半笼麦粑粑,再刮好丝瓜,切片备用,捞出螃蟹沥水。

  待蒸笼上气一刻钟以后,出锅刷水,狠下心来舀了一勺猪油化开,油热后放入数根干辣椒和姜丝爆香,放入韭菜爆炒,稍放盐巴后出锅待用;再就着炒韭菜蛰出的油汤,将螃蟹搁盐炒熟,再倒入韭菜,翻炒均匀,将韭菜和螃蟹的香味调和在一起,一大盆韭菜炒螃蟹就出炉了。

  刷锅后加清水,做个丝瓜汤,一菜一汤就可以了,不知何时溜回家的江夏在灶旁猛吸口水。

  看样子高氏虽性格软糯,灶上却是一把好手,江春内心佩服。

  果没多久,下地的都回来了,野了一上午的文哥儿也在灶旁伸头缩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