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大笔一挥,调了三大营中最精锐的队伍一千人给沈璋做护卫,还有翰林院学识渊博的官员做助手,更有国子监中优秀的学生几十人,跟着一块去。
这里面的人选全是沈璋精挑细选出来的,要体格精壮,才学出众,谨慎稳重,总之,都是一等一的人才。
有人看出点苗头,对晋王道:“王爷,秦王选得这些人回来后就都变成秦王的铁杆了。”
晋王眯了眯眼睛,抬抬手,“不妨事,出去三四年,谁知道朝局如何。何况翰林院、国子监那些不过都是初出茅庐没见识的小子而已。”
黄莺得知此事之后,有点小忧心,画堪舆图哎,这可是正经事,沈璋可以不正经地带她去吗?
而且、而且,她确实想看看天下,但最多只是在心里面想想而已,要是让她什么穷乡僻壤都去,每天赶路,背上还有任务,她宁愿哪也不去!
好吧,她就是这么坏!
想看美景,又不想受旅途辛苦,奸懒馋坏,呜呜,睿睿会不会讨厌她啊。
然后沈璋就对她说,偏远辛苦的地方咱们不去,让别人去。他只带着她亲自去一些战略要地,以及风景秀美的地方。
带这么多人,就是要分成好几路的,否则一大堆人慢慢悠悠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走,十年也回不了京。
哇塞,好惊喜!不过黄莺还是要假装一下,对着手指一副好为难的样子,“属下干活,老大却游山玩水,他们会不会对你有怨言。”
沈璋的回答十分理直气壮,“我们怎么不干活了,只不过是去一些好地方而已,而且咱们还监督他们。“
好吧,虽然这话听起来好不要脸,但是……她喜欢!
黄莺扑到沈璋怀中,抱着他欢快的像只小鸟。
考虑到交通的舒适度,和天气因素,沈璋定的路线,是从西北往东走,先走一遍战略要地。然后沿着东海下江南,之后再往西走。
至于具体路线,以及人事安排,黄莺就不关注了。她现在要做的是把老太太送走,然后收拾东西,准备出门。
当然,她高大英俊的逾辉也要带上。
……
再好玩的地方,因为无尽地赶路,也会消殆所有的兴奋。在没有火车,没有水泥、柏油柏油马路的古代,赶路真是太太幸苦的一件事了。
骑马磨腿吹风,可以参考不戴安全帽骑摩托车,坐马车颠簸想吐,虽然她苏出了弹簧,也安装了各种减震装置,但是耐不住没有路啊。
犄角旮旯,到处是枯草石块,还有泥坑,算了,她还是走路吧。
黄莺真的是灰常庆幸自己会轻功,那些大老爷们一个个都苦不堪言时,她还能轻松自在。
因为沈璋有事要忙,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探察路况地形,以及周边环境。堪舆图可不仅是画出来,还要介绍。
每当这个时候,若是到了好玩舒适的地方,她就休息或者自己出去玩。若是荒郊野岭,她就想办法给大家改善伙食。
大家都说跟着王爷王妃这一队最幸福了,能吃热乎的,像是其他队就是咸菜干粮。
吃了半个多月的风沙,黄莺渐渐熬不住了,每天蔫头耷脑地伏在沈璋背上。这个地方靠近边界,但是很偏,沈璋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派出去探路的人,好多都迷路回不来了。
大家一边记录,一边忧心。
万一走不出去就糟了,干粮也已经吃得差不多了。
黄莺的嘴唇都干燥暴了皮,沈璋心疼,就一遍遍用舌头润湿,走到哪里都抱着她,吃的用的都可着黄莺先来。
一开始,大家都很不满,王妃过来是照顾王爷的,怎么现在变成王爷照顾王妃了。
不过,时间长了,大家就都看清楚了。
在王爷心中,王妃才是第一位的。
因为饮用水有限,都先紧着沈璋和黄莺,所以其他人都变成了灰葫芦,一个个干干的,缺水的样子。
这样又走了几日,终于有探路的回来,说是东边不远处有条河,附近有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