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奋斗_作者:木瓜乙(156)

整个糖霜会就在大家的提问与李喻的回答中圆满落幕。所有人都得到了令自己心动的答案,于是都心满意足的散去了。

“很不错,陈太傅说你是有大才之人,果然没有看错,此事换做其他任何人来都不可能办的这么完美。”肃王祁桓夸赞说道。

“殿下谬赞了,下官只是底层混久了,故而看的事物不一样罢了。”李喻谦虚道。

祁桓笑而不语,知道这不过是他的谦虚之词罢了,并非是任何一个痞子混混都能有此见地的。

“李卿,本王这里有一忧心之事,心中实在是拿不定主意,陈太傅来信说过,你想法见识颇为新奇,如果有不决之事,可以问问你,说不定能找到解决之法。”

“这个……”李喻有些踌躇,这陈老爷子怎地胡乱说话,有这么给他惹麻烦上身的么,还嫌他事儿不够多是吧?“喻实在不敢当,如果是小问题,我可以帮忙拿一下主意。但是能令肃王都忧心之事想来也不是小事,喻不敢冒然胡言。”

祁桓似乎没有看出李喻的拒绝之意,或者看出来了也不以为意,他不甚在意的挥挥手道:“放心,你尽管按自己的想法言说,哪怕说错了,本王也绝不怪罪于你就是了。”

李喻无奈,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还有拒绝的权利吗?知道拱手问道:“不知是何事?”

祁桓踌躇了些时候,方才下定决心,说道:“据可靠消息,京中老爷子今年春身子骨就一直不大好,我上书请求回京探疾,却一直没有任何回复,也不知该如何是好。”说完他看向李喻,“你可有什么办法?我应该进京,还是等待圣旨?”

李喻暗暗唉叹,这种事情是他能够评判的吗?他是真不想管这档子事,为何还要找上他啊?我觉得肃王怎么就认定了自己一定能有办法来呢?

李喻苦着脸,认真思索了一会方道:“那殿下这是想进京还是不想呢?”

祁桓摇头叹息,“京城水深,本王如何能够不知?只是为人臣,为人子,如果不能回去侍疾,将来说起来总是一个黑点。”

李喻点点头,这个他能理解。

祁桓接着说道:“然而,身为封地的王,没有旨意,不得擅离,否则与反王无异。”

李喻咂舌,这么严苛,想来也是,身为封王,若是敢随意串联,那天子的宝座还能不能坐了,怕是上位的人都不安稳吧。

祁桓盯着李喻,希望他能够给出一个好主意,没办法了。李喻只能硬着头皮说道:“依我之见,还是先做好眼前吧,擅离封地,若被人抓到把柄参上一本,可就是得不偿失,至于将来被人说三道四,大可不听便是,当然,这只是我一家之言,殿下父子情深另当别论。”他把话放到这里,还得看肃王自己怎么选择。

父子情深?呵!天家哪里会有亲情?李喻分析得很对,令他茅塞顿开,心中已经有了选择,既然旨意还没有下,那他等着便是,何必去忧心其他的?只要抓不到他的错处,那他便会安安稳稳的守着自己的封地。

李喻观他的脸色,已经知道他已经有了选择,心中稍微松了一口气。不敢再与他谈论天家的事儿,便转移了话题,说起了匪患和水患的事。

“如今好几个小山头的山匪都已经下山了,只是鹿鸣山和两三个势力稍大一点的山头还在观望中,估计是想看看后续再做决定吧。”

祁桓点点头,皱眉说道:“你这个方法是不错,也有些成效,只是这西南肃州封地,其他地方的山匪中也有好些穷凶极恶之辈,他们杀人放火,劫财虏人,要是分地或者让他们开荒怕是很难。上次官兵围剿,因着不熟悉地形,还伤亡了好些。”

对付这种人当然不能用温和的法子,恩威并施方才行之有效。这时代的封王不能够私自拥有军队,否则以反叛最论处,所以之前肃王主持剿匪,也都是借用的州府官兵,是不属于肃王管辖的。不过州府官兵属于厢军,战力根本就极低,这些山匪一个个都是亡命之徒,两相对比之下,孰强孰弱,一眼就能够看得出来。

祁桓看李喻沉思,眼中一亮,殷切问道“你可有什么好办法?”

李喻摇摇头,“暂时还没有,这种情况,一来就是请求朝廷派大军前来。”

祁桓摇摇头,这事儿不可能,朝廷大军大部分都在北边抗击蛮夷,剩下的也都拱卫京师,怎么可能为了小小的山匪前来清缴?

“二来嘛,那就雇佣……咦……”李喻突然想到了什么,思索了一会儿,打了个响指说道:“我这里还有一个办法,就不知道能不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