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李家是从玉氏手中夺得的江山,十分担心对方有朝一日卷土重来,建1国后一直在找寻玉氏后人的下落,打算斩尽杀绝。可是玉氏皇族从国破后便销声匿迹,就连传国玉玺也随之失去下落。
“玉”这个字,仍然压在李氏王朝头顶的一片乌云。
李卓玉赶紧捂住白景离的嘴,“玉氏早就已经消失了,怎么可能再……义父千万别乱说,这宫里到处都是耳目。”
白景离拉开李卓玉的手,微微一笑,“你只告诉我,你想不想坐上龙椅?”
“以前不想,但现在想。”李卓玉说得很直白,“只有抓住皇权,我才能保护义父。”
“有你这句话就够了。”白景离拍了拍他的肩,嘴边的弧度颇为柔软,“耐心等待,你所希冀的一切,都会有的。”
他说罢迈步便走,李卓玉赶紧问:“外面天黑霜重,义父要去何处?”
白景离挥挥手,“明日先皇下葬,后天便是你登基的日子,好好准备,不要让我失望。”
他脚步极快,一抹白影眨眼间便出了殿门。待李卓玉赤足吹出去时,廊下月光如洗,门口只有当值的太监和宫女,已经不见了他的身影。
---------------------
十月初一,魏明帝李焕出殡,葬入昊陵,举国皆哀。
十月初二,李卓玉继任皇位,改元承康,臣民共祝。
两件大事如同儿戏一般,就这般选在十月初的两天里全办了,却没人敢说什么。两日前便在京城中流传着赫尔齐部攻打北境的消息,一时间民心惶惶,唯恐哪一日战火燃到家门口。无论谁即位、何时即位都不重要,只要能保天下太平即可。
登基大典结束之后,和李卓玉暌违了两日的白景离重新出现在他的寝殿里。
看着身穿朝服的白景离,李卓玉仿佛在做梦,他猛地扑上前抓住白景离的肩膀:“义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白景离离宫的第二日,他正躺在榻上胡思乱想,就听见外面礼乐齐奏。很快便有礼部尚书带着几名礼部官员来请他出面,说是今日先皇下葬。李卓玉最初还不肯信,等赶到大殿前就傻眼了,果然送葬的队伍已经准备就绪,只等他一声令下,便可赶往昊陵。
万事皆备,有条不紊,就算是李焕在世,恐怕也做不出比这更气派更整齐的场面了。
白景离远远跪在群臣队伍中,脸埋得低低的,李卓玉看不清他的双眼,但心里知道,这都是白景离的功劳。
果然第二天,礼部尚书又一早赶过来,请他参加登基大典。李卓玉蟒袍加身,终于成了天下的九五之尊,可他一点也高兴不起来,飞快地在人群中搜寻白景离的身影,白景离站在大将军身后,借着对方魁梧的身材将自己遮得恰到好处。
这种重要时刻,见不到自己心上之人,李卓玉简直要疯了。哪怕白景离给他一个眼神,他都不至于如此彷徨。
此时白景离终于现身,李卓玉像是抱住了救命稻草,怎么也不肯放手。
白景离明显淡定许多,就好像今日李卓玉只是在回廊上走了一圈似的。“我说过,你什么都不用做,只用信我即可。”
“可是……义父身为兵部尚书,如何调动礼部尚书?且还让他一夜之间将父皇的丧仪筹谋齐备?”李卓玉一叠声地问他,“难道真如义父所言,你是玉氏的后人?”
白景离微微一叹:“玉氏与李家本是水火不容,我的家族更不允许我如此帮你……如今为了你,我已经开罪了整个玉氏。”
李卓玉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将白景离紧紧搂在怀中。“义父,这辈子我都不会辜负你。你放心,没了玉氏,你还有我。这江山是我的,更是你的!”
这些天来,白景离脸上仿佛带着个面具,无论面对李卓玉还是面对玉氏宗亲,他都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此时听见李卓玉这番话,喉中竟然起了涩意。“我相信你。”
晨光从窗棂中透进来,在白景离眼底照出粼粼波光。李卓玉心里一动,顾不得许多,将他直接压倒在桌案上,就这么亲了下去。白景离也立刻环上他的脖子,与他唇舌相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