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和尚他有条龙_作者:辛垣辞(84)

远远地就看到了吾念在宝儿家门口等着,平心静气地念着经,等他们走近了才伸出一只手,将扑过去的小尘一接到了怀里,有些宠溺地摸了摸他的脑袋。

不知是不是太过疲惫,司淮牵了牵嘴角却没有笑出来。

他多想像小和尚一样肆无忌惮地张开手扑过去抱住他,多想被他伸手接在怀里宠溺地揉着脑袋,可是他不行。

吾念并没有发觉他的一样,压低了声音问道:“可有什么发现?”

司淮摇了摇头,看了一眼屋内灭掉的烛火,猜测那对母子可能已经睡着了。

“我在那孩子边上守了一夜,发现他的伤口上竟然有……尸气。”吾念怕屋子里的人没睡熟,最后两个字几乎是用口型说出来的。

尸气沾了伤口会染上尸毒,如果他不是不放心在边上守着,可能昨夜那孩子就没命了。

司淮有些昏沉的脑袋一时有些混乱,眉头不由得皱得更深,道:“昨夜我与那黑影交过手,分明是只鬼,怎么会有尸气?”

所谓尸气,就是人的尸体腐烂后散发出来的气息,走尸和凶尸身上都会有明显的腐臭的尸气,而鬼魂脱离了肉体,即便积怨太深能够化成实体,身上也不会有尸气的。

除非,它在尸气很浓的地方沾到了气息。

司淮的手指轻轻敲了一下腰间的扇骨,问道:“你打算怎么办?”

“我想试一试能不能将它引出来。”

司淮眉头一挑,正想问他准备怎么办,忽然听到隔壁有人在叫他们,转头看过去才发现李封一家原来就住在隔壁,此时那位李大爷正站在草棚里冲他们招着手。

“大师!公子!过来吃早饭吧?”

吾念道了一声“阿弥陀佛”,正要推拒,忽然听到两声咕噜声传来,十分默契地和司淮一起低头看了尘一一眼,挤进了伞下朝隔壁李家走去。

听说李家儿媳昨夜哭了一宿,这会儿才昏昏睡了过去,李封没舍得把人叫醒,此时正揭着锅盖在草棚子里做着早饭。

李大爷笑呵呵引着他们朝屋里走,还没进屋就听到他朝里面喊道:“老婆子,昨日我跟你说的那位大师来了!”

“大师来了啊?”里面的人赶紧应了一声,几人进屋的时候,便看见一位脊背微弓的老大娘扶着椅子从蒲团上站了起来。

她的面前是一张窄长的供桌,桌上简单摆着几盘水果,正中央的小佛龛里供着观音像,破了一个口的陶罐上供着香火。

佛门自三百年前灵隽和尚殉身而死之后,便开始由盛转衰,短短两三百年的时间,当年声名远扬的几座大寺庙已经成了荒凉地,荒山野岭处常见破庙,深山灵隐处却难见古佛。

现在的小寺庙里多是无所栖身之人敲钟念佛度日,倒也还有诚心向佛的佛信徒在家中供奉佛祖观音,譬如这一家。

“阿弥陀佛,施主诚心向佛,菩萨定会保佑你们找到孙儿。”

“阿弥陀佛,多谢大师善言。”李大娘红着眼圈点点头,回身朝着观音像又诚心拜了几下。

说话间,李封已经将早饭端到了饭桌上,强笑着招呼他们过去坐下,将几碗清粥端到了几位客人面前。

清粥素菜,加上一碗白面馒头,司淮迟疑地看向吾念,正担心着着荤和尚能不能吃下清淡素食,就见他低头大口喝起了粥,低声和李大娘讲起了经义。

司淮伸手拿了个馒头放进尘一碗里,借着低头的片刻功夫牵起嘴角笑了一下,从盛府一路到信陵都是他在掏银子喝酒吃肉,差点儿都忘了这和尚本就是清茶淡饭的苦行僧。

李封拍着脑袋笑了笑,道:“我们这些农户平日里都是粗茶淡饭,公子莫要嫌弃,若是吃不惯的话厨房里还有些肉,我去给做了……”

“不用……吃得清淡些挺好。”司淮伸手将他摁回了座位。

“公子若是吃不惯不用将就,我们虽然只是织布种田的农户,也不是穷得揭不开锅,公子和大师愿意帮我们,哪能在饭菜上苛刻了。”

“当真不用。”司淮客气地笑了一下,转移了话头问道:“我见这李家村家家户户院子里都晒了作物,想必今年丰收了。这信陵是边防城寨,在孟城主的治理下倒是安居乐业?”

“可不是嘛!”李大爷听他提到孟城主,当即来了兴头,“自打孟城主接管了信陵城,我们这些农户、猎户、樵户的日子都比先前好过多了,早些年收成不好,城主不但不叫我们把粮食交上去,还把从敌方抢来的粮食分给我们!”

“隔壁宝儿他爹被征去做了兵,城主府每年都来人给他们家送银子和吃食。”李大娘补充道。

“说起来孟城主还没当上城主那会儿,还来过我们村子。当时敌方上百号人追着他们十几个人,最后被城主使计斩杀了一大半,那高头大马上的身影要多威武有多威武!说起来,跟在他身边的那位先生也是一表人才,多亏了他的好计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