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突然看见汪丰年垮了肩膀,无力的说道,“那老人今天早上已经去世了。”
慕云裳的心里一时觉得难过,从医多年,见证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可是这老人却是她重生以来知道的,第一个死去的病人,她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你接着说。”慕云裳又换上了严肃的表情,老人的死让她更加坚定要阻止这一场灾难。
现在慕云裳已经猜测十有八九这些人是感染瘟疫了,可是瘟疫的种类很多,只有知道是很什么原因引起的,才能从源头上解决瘟疫,从而救这些人,救更多的人。
“截止到目前为止,我所知道的已经死了太多的人,具体的我已经记不清楚,你也看见了,屋里的这些人时间也不多了,我和徒儿们研究很久,终究还是一无所获。”说到这,汪丰年一下子苍老了十岁,作为镇子上医术卓绝的人,他行医一辈子,救人无数,却没有想到现在只能看着那些病人一个个受尽折磨而死,他却无能为力。
慕云裳沉默不语,脑海里不停的回想着前世关于这瘟疫的了解。
“汪掌柜,你先用煮些驱瘟的汤药为这些人喝下,记得多加陈艾,以每人十钱为准,尽量拖延时间,我会尽快找出解决办法。”慕云裳思前想后,只能这么做。
“师父你有办法?”
汪丰年一下子年轻几岁,浑身散发着精气神,期待的看着慕云裳。
正文 第186章 对症下药
第186章对症下药
慕云裳没有直接回答,现在她还不知道能不能有办法,但是为了这些人她会努力的去试一试。
坐在凳子上,慕云裳一双清丽绝美的眸子变得极为专注,好半响才说道,“嗯,我这里倒是有个法子。”
虽然她前世对瘟疫了解不多,但是常年从医的经验让她知道,只要找到问题的根源,事情就会有转机,再说现在如果不给这些人一点希望,不知道他们要在怎么才能撑得下去。
“汪掌柜,你接诊了这么多病人,知不知道第一个病人是哪里的?”慕云裳站起来问道。
她必须找到最先发现瘟疫的地方才能对症下药。
汪丰年的脸色有些颓色,“就是那个老人,好像是是住在大宛河那里的。”
“大宛河?”慕云裳沉吟出声,她对这个地方不怎么熟悉。
汪丰年看着慕云裳疑惑的脸色,直接说道,“大宛河就在白云镇的边上,据这里可能要十多里的路程,既然你们不认识路,我让高俊陪你们去吧。”
张玉堂摇了摇头,大宛河他是去过的,而且虽然不是汪东来陪着去,但是高俊也是一个男的,他对自己的媳妇还那么的崇拜。
“不用了,我认识路。”
慕云裳马上疑惑的看着他,众所周知,张玉堂是一个肺痨鬼,常年卧病在家,怎么会去过大宛河?
随即,慕云裳想到张玉堂有事瞒着他,就想通了,然后冷笑着说,“那就麻烦带路了。”
汪丰年和张玉堂点了点头,但是他们都忽略了一点。
慕云裳没有称呼张玉堂,不管是相公还是夫君,慕云裳都没有称呼,足以见慕云裳心里有多不待见张玉堂。
“汪掌柜,这里的人你就多费点心,我去查查原因,尽快找出解决的办法。”
慕云裳和汪丰年告辞后就离开了平安医馆,前往大宛河。
去大宛河的路上,慕云裳和张玉堂又看到了很多的人病的歪七倒八,身上的血液和脓液流了一地。
慕云裳心里有些难受,却还是趁着张玉堂赶车的时间,在旁边不停的观察着这些人的症状。
“情况真的是不容乐观。”慕云裳情不自禁的出声。
“有你就不会有事。”张玉堂歪过头看着慕云裳,一双精致的眼睛里满是自信,让慕云裳不由得一震。
这个时候,张玉堂的自信是源自于她,他相信她能治好这些人,他相信她能阻止这场灾难。
“恩。”慕云裳垂着眼睛,掩饰掉自己眼睛里的复杂情绪,这些天第一次开口正面回应张玉堂。
慕云裳说完抬起头,就看见张玉堂的嘴角弯起,一张脸显得很是明媚。
很快就到了大宛河,大宛河附近有个大宛河村,那个老人就是这里的,慕云裳直接去查访了大宛河村的村民。
慕云裳走近最近的一家,推开他们的木门,里面传来一个极其虚弱的声音,“咳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