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被徐鸾凤的目光盯得汗毛四起,当下就弱了声音,但是却不死心道:“买卖这东西,你情我愿,我现在不愿卖给你了。”
少年闻言笑了笑,然后开口道:“你开个价。”
“二百两,一分也不能少!”猎人可谓是狮子大开口,二百两可谓是大数目,这够多少户人家的一年的口食了。
“好。”少年爽快应了一声,示意旁边的侍从将钱袋递过去,猎人哪里想到他如此大方,立马眉开眼笑。
徐鸾凤心里也惊诧,猎人这个数目算是打劫了,可那少年连眼睛都不眨一下,看来他是专门为那两个孩子来的。
既然如此,那她自然是愿意成全他了。
“等一下,我出三百两。”徐鸾凤看着少年,慢悠悠地开了口。
少年哪里想到徐鸾凤真的能拿出三百两,他看了一眼徐鸾凤,像是示威一般喊道:“我出三百一十两。”
“我出四百两。”徐鸾凤不甘示弱,她虽然不知道少年为何想买下那两个孩子,若他是好人,她自然可以让步。
但是从他方才用剑柄敲打笼子的动作,徐鸾凤的直觉告诉她,那个少年不是好人。
猎人看着两人争夺,自己能坐收渔翁之利,笑的合不拢嘴,他哪里能想到,暗市看不上的东西,会惹得这两人竞相追逐。
在旁边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有不少人劝徐鸾凤放弃,将那两个孩子让给少年,毕竟已经是百两银子,实在太多了。
那个少年原本胜券在握,他压根没想到徐鸾凤会加价,他咬了咬牙道:“我出五百两。”
徐鸾凤看着少年志在必得的脸,忍不住轻笑出声,看来是乳臭未干的小子,对都城的规矩,还是不熟悉啊。
众人议论纷纷,一千两对他们来说,实在少见,不少人只是听过,看都没看过,他们看着猎人手里的银票,眼底皆是艳羡之意。
猎人见徐鸾凤只是笑着不说话,他清了清嗓子,满脸笑容道:“这位姑娘还要出价吗?”
徐鸾凤笑眯眯地摇了摇头道:“不出。”
“既然如此,那两人就是这位公子的了。”猎人笑的连眼睛都看不到了,他一说完,少年便示意侍卫掏出五百两的银票递给猎人,猎人眉开眼笑,差点都站不住脚。
他虽然有些肉痛,但那两人能带来的价值远不止于五百两,如今花出去,以后加倍挣回来便是。
徐鸾凤不说话,只是冷眼看着,看着两人交易完,她方才软软笑道:“大叔,你怕是忘了暗市的规矩呢。”
作者有话要说: 史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dan第四声),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人民币660.8元。 ——来自《zhihu》 少年看着眼前的女孩一副幸灾乐祸的模样,这才反应过来,徐鸾凤是坑了他,他怒意四起,恶狠狠看着徐鸾凤道:“你耍我?”
徐鸾凤漫不经心看了一眼猎人和少年,面上露出几分嘲讽之意。
她之所以不抬价,是因为五百两以上的价钱,已经是坏了市场的规矩了。
猎人之所以不在暗市卖人,看来是谈不拢,如今在暗市以外的地方卖人,还以高价售出,这人人都效仿,那以后暗市的交易就乱了。
至于为何是五百两,自然是因为平日没有人会卖这么高的价钱,也没人会这么傻明知故犯。
猎人看着面前的少女一脸笃定的模样,脸上的笑意敛了几分道:“你这小姑娘可别乱说?你情我愿的事,怎么就坏了规矩了。”
“你别是因为大叔不将人卖给你,所以心里有气,蓄意报复罢。”少年走到徐鸾凤面上,冷声说道。
“我兄长是东厂厂公,我自然耳濡目染,你一个外来人,难道比我清楚。”徐鸾凤装作孩子气一般看着少年,她的确是报复,谁让猎人出尔反尔呢。
当然,她更看不惯少年傲慢的模样,特别是他不把笼子里的孩子当人看的行为,让她极为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