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博渊和外公出来的时候看到季流年和华锋聊得很是开心,肖博渊是最了解自己这个老友的,看到这么个医术厉害的小娃娃肯定是宝贝的不得了,老友一生都没个儿女也没个小辈难得有个他喜欢的小辈能陪他聊聊也是好事。他知道老友一直想找个能传承衣钵的人,要是这个小丫头肯做老友的徒弟就更好了。不过这个小丫头已经有了这么一个厉害的师父,估计是看不上自己这个好友喽,向他们这样的人都是最有骨气的,自然做不出抢人家爱徒的事来。
其实要是季流年知道这两位老人家的想法的话肯定会同意的,她虽然书背的溜,但是到底没有实战经验,有个师傅带着肯定是最好的,而且她说的自己有个师傅的话那都是幌子,毕竟严格来说她只有云轻这一师父,而云轻只会炼药不会看病啊。
肖博渊和华锋留在年家吃了一顿便饭,饭桌上肖老爷子提出了想在浦镇买套房子定居的事,问问外公有没有什么好的推荐。这倒是让季流年小小的惊讶了一下,毕竟看他们两个样子就是个过客,不像是要在这里定居的样子。其实两位老爷子也是昨天晚上临时做的决定。两个人回国也有大半年了,这大半年来一直都在故地重游也没停,人年纪大了,一直游玩下去肯定会吃不消的,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发生像昨天那样的事,有些时候,人不能和天斗,就算有华锋这个中医国手在也不能确保万无一失,而且浦镇这个地方确实不错,虽然没有大城市那么发达,但是空气清新,民风淳朴并且物产丰富,药材充足,很适合肖博渊这个厌倦大城市的喧嚣人疗养和华锋这样的医痴定居,再加上这里住了个季流年这个让两个人都感兴趣的人,做出这样的决定也在情理之中。
外公也没想到对方一开口就是问自己房子这么重要的事,一下子让他这么说他也说不出来,好在肖博渊也不是急着就要搬新家了,只说让外公帮着留意一下,外公当然答应,毕竟这也是人家信任自己的表现不是。吃过饭两位老人家就告辞了,临走的时候华锋还有些依依不舍的,现在中医凋敝,他又久居海外,好久没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人聊天了。其实季流年自己本身也是很愿意和华锋聊天的,华锋是行医几十年的老中医了,经验丰富,和他聊天自己学到不少,原本有些不是很明白地方也慢慢有了头绪。两位老爷子走后,到了晚上,季流年就跑到空间里就着今天和华锋谈话的成果改进了一下自己的医术。
第十九章 认干亲
外公向来细心,自从那天肖博渊提过要找房子的时候,他就把这件事挂在了心上,还特意去了季流年爷爷家商量了一番,季爷爷听了前因后果之后也十分的热心。两位老人家平日里就在镇子上人缘不错,打听打听就有了结果。在浦镇的后边临近后山的地方有一座院子,位置偏远很是安静,是静养的好地方,就是很久没人住了,有些地方需要翻修一下,家具什么的也需要重新买过。这座院子也有些年头了,据说是清朝时的富商之家,战乱后就一直空着,镇子上的都是普通百姓,自然不会有人去住这样的房子,现在估计是归政府在管,想要产权的话可能有些困难。
自从那天来过季流年外公家之后,两位老人家就三天两头过来串门子,有时候再加上一个季爷爷,几个人年纪差不多,而外公和爷爷早些年也都是在全国各地当过兵的人,见识面广和肖老爷子这个同样当过兵的人很是聊得来,几个人说不定早些年还是战友呢。而华锋每次一来就和季流年这个小丫头聊聊医学上的问题,自从外公知道华锋是个很厉害的中医之后心里很是敬佩,每次看到他给季流年讲中医知识的时候都让她好好学,现在的人对医生还是很敬重的,不管以后当不当医生,多学点知识也是好的,他一直以为是老爷子看得上自家小外孙女在教她呢,其实到底是谁教谁还不一定呢,季流年理论知识丰富而华锋实战经验充足,两个人就算是互相学习吧。
这次两位老爷子在过来的时候,外公提起了房子的事情,肖博渊听了这房子的描述之后很是满意。肖家虽然大部分产业都在国外,但是国内也不至于一点人都没有,去政府申请个产权还是做得到的,至于翻修房子的事,肖家又不缺钱,自然是能搞定的,房子的事是该解决了,虽然酒店的条件也不算差,但总归没有自己的地方住的安稳。
每个周末季爸爸季妈妈都要回浦镇的,自然也知道自家女儿认识了这么两个人。两家人来来往往都很熟悉一听肖老爷子要翻修房子,季爸爸也帮了不少忙。不到两个月房子的事就都搞定了,两家人一道选了个好日子就准备搬家了。其实没什么好搬的,两位老爷子又没什么东西,其他日常用品也都是现买的,就一些随身带的东西要拿过去。在这个新居里肖博渊借乔迁之喜请了两家人一起吃了个饭,饭桌上平时不怎么说话的华锋倒是说了句很让人意外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