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种田养娃当上了皇帝_作者:红豆米稀(121)

他可从来没指望过从这位村里有名的泼辣夫郎那儿得到什么好脸色。

他看了看邵清仪手上拿着的这款白瓷瓶回道:“做瓷瓶需要用到高岭土,我们村子里不产这个,你要做瓷瓶必须得自己去村外买。”

邵清仪没想到这原材料竟然还能出现问题,如果必须从村外购买材料的话,那还不如直接找涪城的陶瓦匠做呢!

但如果这样,食物的制作也必须得在村外了,这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他是因为宋家人不想出村,只想在村子里做祖上传下来的手艺,这才急迫地想要解决食物存储这个问题。但如果因为在涪城制作存储工具更方便而导致食物制造的地点也需要改成涪城,那还不如直接劝宋家人搬去涪城卖豆腐呢!

“高岭土就没有其他材料可以替代吗?”邵清仪皱着眉头问道。

“没有。”陈克岩摇了摇头,然后提议道,“或者,换成陶瓦呢?”

邵清仪闻言,便又问道:“陶瓦可以达到这种瓷瓶的状态吗?”

“大小形状是没问题,你说的状态是指什么?”陈克岩有些疑惑地问道。

“外表面和内表面是否能达到这种光滑程度?”邵清仪更关注这一点。

“这个没问题,上釉就能让表面变得光滑起来。”说着,陈克岩拿起一个已经放凉了的瓶子,“你看这个就是上釉之后的效果。”

邵清仪接过之后仔细一打量,这瓶子虽然不如他手上的白瓷瓶细腻透亮,但无论内外,表面都十分光滑,而且外表层的釉上的非常漂亮,流光溢彩的,几乎已经达到了琉璃的标准。

“用这种方式做出来的瓦罐可以直接用来盛装食物吗?”邵清仪又问道。

他记得以前看到过一篇科普,说有些陶瓷釉是有毒的,所以选购瓷碗的时候要尽量选择没有花纹的或是正规厂家制造出来的。

陈克岩被邵清仪这么一问,愣了一愣,然后回道:“这,应该没问题吧?我们自己都是直接用这种瓦罐盛装食物的,也没见有什么问题。”

一旁的陈家夫郎闻言,有些不高兴地回道:“你什么意思啊邵清仪,你以为谁都和你一样喜欢给别人下药的吗?”

作者有话要说:  邵清仪:忍住忍住,陈家夫郎就是个傻狍子!

第四十一章

邵清仪:……

忍住忍住!

邵清仪深吸了一口气, 维持住了自己的仪态,继续问道:“这个秞用的是什么材料?”

“材料都在这边,你可以自己看。”陈克岩指着不远处的一堆粉末和石块说道, “喏, 那个就是已经磨好的秞粉, 那些是秞粉的制作材料。”

邵清仪走过去一看,都是些石英石,这才点头道:“行, 那就做陶瓦的吧, 要做成这种样式的。”

说着邵清仪从怀中取出一张图纸,图中的瓶子上窄下宽, 长得很像放大版的锥形瓶。

这是邵清仪研究了很久才想出来的形状。

用这种瓶子, 他只需要趁热的时候把食物装入其中塞满,再塞入软木塞。等到里面的食物冷下来的时候, 热胀冷缩自然就能形成真空, 达到防腐的目的。

而吃的时候也很方便,只需要把软木塞□□就行。

食用者可以直接把里面的食物倒出来盛装在盘子里作为一道冷菜或是小吃食用,一次一瓶,也不怕浪费。

而且,这种长相特殊的瓶子不易被模仿,还可以回收, 循环使用,减少浪费。

邵清仪思索了很久才终于想出了这个绝佳的形状,但看在陈家夫夫的眼中, 却只觉得这瓶子长得怪模怪样的。

陈克岩甚至提议道:“这种瓶子耗材多容量小,实用性不高。不然把中间这一块做宽一些,这样能盛装的东西也能多一些。”

“不用,我就是要小容量。”邵清仪摇了摇头,“你只需要告诉我能不能做就行。”

“可以。”陈克岩很干脆地回道。

“好,我需要两种尺寸的瓶子,一种高五寸、上口径一寸、下口径三寸,一种高一尺、上口径两寸、下口径六寸,可以做吗?”邵清仪又问道。

陈克岩思索了一下,然后回道:“可以。”

邵清仪这才松了一口气:“好,那我们再细谈下价格和数量。”

确定这两个规格都能做之后,邵清仪这才放心地开始谈其余的事情。

一切谈妥之后,邵清仪带着两个孩子告辞离开了。

“和两个小姐姐们玩得开心吗?”回家的路上,邵清仪问成平和成安两个孩子。

两个孩子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邵清仪没明白两个孩子的意思,这到底是玩得好还是不好?又好又坏?

“两个小姐姐给我们吃了金桔。”成平回道,“然后给了一根绳子让我们自己玩儿翻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