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宴前一天,邵清仪就投入了张家婚宴的准备工作中。
很多食材都需要提前进行处理。
有些需要提前斩杀,有些需要提前腌制、也有些需要提前浸泡……
另外配料、摆盘材料等,也都需要提前准备好。
这些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婚宴当天就能越轻松。
张大妈喊来帮厨的四人中,竟有两个邵清仪的熟人,一个是宋家夫郎,一个王家娘子。另外两个邵清仪并不熟识的,也是村里的夫郎。据张大妈说,这四人都有在婚宴上帮厨的经验,手脚利落,是帮厨的最佳人选。
邵清仪自然是不知道他们的过往经验如何的,但至少沟通下来,他们都是很好相处的人,而且踏实肯干,这样对他而言就足够了。
等到了真正婚宴的那天,邵清仪一大早就起床去祠堂开始准备起来了。
贺长季知道邵清仪今天会很忙,所以两个孩子由他负责照顾,他也不会去打扰邵清仪的工作。
虽说张家之所以会找邵清仪,只是为了应急,但邵清仪却非常认真。
这可是他第一次以主厨的身份,掌勺一场婚宴呢!
这对他的职业生涯而言,是里程碑式的事件。
切菜、雕花、装盘……
婚宴要上的第一批菜是凉菜,他必须在客人们来之前把凉菜都上齐了。
张家儿子的婚礼,是在张家为了他新婚而新建起的房子里举办的。
虽然是新房子,但面积并不算太大。
参加婚宴的人数太多,张家儿子的新房子里摆不下那么多席面,所以才会定在祠堂。
张家儿子是一大早就去女方家迎亲了,估计午时之前就会回来,拜完天地之后,女方送嫁的客人们就会来祠堂用餐,所以邵清仪必须赶在这个时间前把摆的冷盘都给准备妥当了。
听张大妈说,她的准媳妇儿是山脚村子里正的女儿,山脚那村子与水弯村完全不一样,里正在村子里的地位很高。
而张家的这位亲家,还非常好面子。
如果女儿真心喜欢张家小子,他根本不会把女儿嫁到水弯村这种穷乡僻壤。
张家二老虽然不想给邵清仪压力,但他们还是不止一次地提起过这位亲家的难搞。
为了让这位亲家能够真正地认可自家,张大爷和张大妈可是花了不少心思。
新建房屋、花大价钱购置高端食材……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儿子能够顺顺利利地娶到美娇娘。
所以,清楚张家压力的邵清仪也觉得自己必须得把婚宴的菜做得好看又好吃,撑得起场面,这样才能让女方的亲人们对张家刮目相看,也不会再不会觉得嫁给张家小伙儿是委屈了他家闺女。
当所有帮工忙忙碌碌把摆好盘的凉菜摆上桌时,邵清仪则开始做起了费工费时的大菜。
那些鸡鸭猪甲鱼鳗鱼之类的,肯定是今日宴席的主角。
但中午这餐,除了女方送嫁人员肯定会参加外,只有一些男方的亲属会一起参加,其他村民一般都不会参与。
按照这个世界的风俗,晚上那餐才是正式的婚宴,为了减轻主人家的压力,村民们都是自觉只参加晚上的正式宴席的。
甲鱼、鳗鱼这些都是按照桌数买的,中午这餐是肯定不能用上的。
邵清仪必须在这些鸡鸭猪羊里挑一些作为中午的大菜。
最终他选的,是数量更多的猪肉和鸡肉。
猪肉选了最好的五花段,准备用来做东坡肉;而鸡则是腌制后整鸡烤制,做成烤鸡。
大菜安排好了,其他的小菜也同样不能随意。
邵清仪必须从食材里选取最合适的,既不会影响晚上的正式宴席,也能让吃头一餐的客人们也能心满意足。
当邵清仪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张家更是敲锣打鼓热闹非凡。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送入洞房——”
亘古不变的婚礼仪式过后,看热闹的村民悉数散去,女方的亲眷们则在男方亲眷的带领下往祠堂走去。
新郎官张冲是前天晚上才知道之前说好的大厨受伤了来不了,替代他的是之前名声相当差的一名夫郎。
当时他就很担心,连接问父母这个贺家夫郎真的靠谱吗?
张大爷和张大妈其实心里也犯怵,但为了安儿子的心,他们再三保证没有问题,并把邵清仪拟定的菜单给了他看。
看了菜单之后,张冲心中稍定。
但真的到了这一天,他就开始担忧害怕起来。
他是知道自己的岳丈大人有多挑剔的,他身为村里的里正常常去参加官僚活动,吃过的好东西也不少,寻常的菜肴,根本入不了他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