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种田养娃当上了皇帝_作者:红豆米稀(241)

俞家主闻言轻笑了一声:“贺老弟,你这话我俞某人可就不爱听了。听你这意思,我们俞家反倒得感谢此次爆发的动乱?”

贺长季继续笑:“俞家主知道贺某不是这个意思。”

顿了顿, 贺长季敛去了笑容,正色道:“的确,此次事件中, 世族遭受了极大的损失。但百姓们所遭受的损失同样不小。大部分百姓都不曾参与到暴-乱中, 却不得不承担暴-乱造成的后果,他们又何其有辜?一味求追究责任,只会让涪城的实力越来越弱。这一点,我想俞家主也很清楚。”

“知道又如何?我俞家,毕竟是世族。”俞家主把玩着手中的酒杯,抬眸看向贺长季,“我的立场, 肯定也只会偏向世族。”

贺长季闻言笑了:“俞家主今日既能赏光,那自然是与贺某一样,希望这涪城早日恢复往日安宁的。俞家的立场在世族,贺某的立场在百姓,这一点,我们双方也都同样清楚。只是,俞家主可曾仔细想过,世族的仇人,真的是普通百姓吗?”

俞家主闻言,眉头微蹙,并不答话。

“贺某相信,世族这边应该也已经对此次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了详尽的调查。炸涪城和发起暴-乱的,只是极少数百姓——而且,他们的真实身份,尚存疑义。”贺长季继续说道,“如今归于我方势力之下的百姓,都是清白之身,即使曾经被迫参加过暴-乱,也仅仅是做了些无关痛痒的小事而已,并不曾行大恶。所以,你我双方的立场,其实并没有俞家主想象中那么对立。”

“呵,想不到贺老弟竟还有这等好口才。”俞家主轻笑道,“口舌如簧之下,竟把世族与百姓间的仇恨,全然抹去了?”

贺长季却并没有跟着笑,反而面容严肃地回道:“世族与百姓之间的矛盾,自古以来就有之。即使没有此次事件,也会有其他事件成为□□,从而引发世族与百姓之间的利益争执。这一点,我想俞家主应该也很明白。”

不等俞家主回答,贺长季一鼓作气继续说道:“我刚才所言,也不过是针对此次事件所做出的结论罢了。我们已经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此次事件实则胡人的阴谋,他们的目的就是借由世族与百姓原有的矛盾,产生冲突,内耗国力,从而坐收渔翁之利。如今,梁国各地战乱四起,胡人精锐大军即将抵达皇城北安,如果我们再不行动,整个梁国都会成为胡人囊中之物!”

听了贺长季这一番话,俞家主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他紧锁了眉头,问道:“你刚才说,你们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涪城的爆炸是胡人所指使的?”

“没错。”贺长季点头,然后示意候在一旁的辛宇。

辛宇把一早就准备好的证据呈了上来,交给了贺长季。

贺长季转手,就递给了俞家主。

俞家主拆开信封一看,眉头越皱越紧。

“竖子敢尔!”看完所有证据,俞家主爆发出了一声怒喝。

“爹。”一旁的俞承业低喊了一声。

俞家主把手中的证据给了俞承业,然后又对贺长季说道:“所以,梁国其他城池发生的动乱,也都是胡人一手所为?”

“我们的势力在其他地区未能深入调查,所以没有得到像涪城这样的确凿证据。”贺长季回道,“但是根据各地的发展来看,应该同样是出自胡人的手笔。”

俞家主闻言,目光越发冷冽。

而他的右手边,看完了手中证据的俞承业,心中大骇。原来涪城动乱的始末,竟有如此隐情。

几个月前,一群胡人伪装成商人,在梁国各地贩奇珍异宝。

这些胡人,仅有少数有着明显的胡人血统,大部分都是胡梁混血,有些甚至光看长相,就是纯正的梁国人。

他们在每个经过的城市探查当地信息,并放了一到两个暗桩。这些暗桩都是精心培养出来的胡梁混血。他们平日里装作好心人,帮助那些与世族有血海深仇的可怜百姓,暗地里则施展各种手段,激化世族与百姓之间的矛盾。

这些暗桩不断给这些百姓洗脑,让他们相信,只要推翻世族,他们就能过上好日子。

另一方面,他们与胡人保持隐秘联系。在全国性的暴-乱爆发之前,他们听从上级安排,布置了□□,并带着平日里笼络的那些已经被仇恨蒙蔽了双眼的百姓,点燃了各处的□□,从而引发了梁国内部的大乱。

虽然这些事情他们都做得非常隐蔽,但任何事情,只要发生了就肯定会留下痕迹。

他们在行动时,不可能完全避开其他百姓的视线。

所以在收容了越来越多的百姓之后,百姓们为了获取贡献积分,挖空心思地把自己记得的线索统统讲了出来,虽然其中有大量的无用信息,但拼拼凑凑之下,还是很快就还原了事情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