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瓶记_作者:她岭(11)

2018-03-18 她岭

  袁长志喝了一口酒,笑道:“除非我亲眼见到,否则我不信。”

  王二道:“你俩到咱们西陵国之前,溪乡曾经来过一个云游的道人,道骨仙风,一看就是个高人。这道人在洪福客栈喝茶的时候,我听他跟一位相公在说话,道人说他用太乙神数推算,咱们西陵国有异象,却非天灾人祸,而是国运不济!”

  “哦?”袁长志皱眉道,“国运不济具体是怎么说?”

  王二吧砸吧砸嘴:“他说得太复杂,我后来就听不懂啦!不过那位相公说得话我倒是听明白了,说是咱们西陵国的国君命数不好,这王位……怕是坐不长。”

  袁长志心想:“我虽不信世上有鬼,但用术算推算国运我却是信的。若那道人真是世外高人,言下之意可是这西陵国要有战乱?”

  云小鱼问王二:“那道人还说什么了?”

  “那道人和相公喝完茶,就一起进了高升客栈,我就听着这么多。所以你们说,现在闹鬼跟这国运不济有没有关系?”

  袁长志摆手道:“哎~,我不信鬼神之说。但若说溪乡现在不太平,倒是有迹可循。”

  云小鱼和王二忙问:“什么有迹可循?”

  “你俩可曾注意到,现在官府正在抓人?”

  ☆、第六章 袁长志身世1:拜师学艺

  云小鱼和王二听说袁长志这么说,互相对视了一眼。

  王二眼珠一转,问袁长志道:“你说的可是昨日在集市上看到的那些人?

  袁长志点了点头:“不错,正是那些人。但昨日咱们看见的那拨人与头几日我看见的,又不是一起的。昨日咱们看见的是县衙门的官兵;而头几日我看到的应该只是溪乡乡司手下的家役。”

  王二道:“溪乡的乡司是李老太爷,也不知道县衙和李老太爷要抓的是不是同一伙儿人?”

  “我也还没琢磨清楚。不过从两拨人的行事来看,似乎都在暗中行事,不欲与人知道。”

  “这个好办。乡司府上有我认识的人,我可以找人打探下。”

  云小鱼听罢问王二:“你还认识乡司府中的人?你原来在他府上上班?”

  王二道:“云姑娘,你说话的用词很成问题,我总听不大懂。你来的地方不如长志来的地方的人会说话,什么叫做 ‘上班’?应该说 ‘当差’。”

  云小鱼笑道:“嗯,对,那你可在乡司府上当过差?”

  王二笑道:“我虽然没有在他府上当过差,但我有认识的人在他府上当差呀。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县令官儿虽大但管不到咱们头上。要真说谁在溪乡说了算,那是李老太爷!所以平日里认识个乡司府里的人,好办事。”

  袁长志道:“说的不错。官道民途,哪里都一样。”

  云小鱼听出袁长志话语中隐隐有无奈之意,知道他是想起了他自己的身世。

  关于袁长志在宋朝的身世,以及他为何会从宋朝来到这西陵国,他早就给王二讲过。而云小鱼到了金塘镇不久之后,有一次王二又从头到尾给她细讲了一遍。

  袁长志是澶州清丰县人,他祖上也曾是朝廷官员,但因赈灾不力被罢免了官职,家道败落。后虽生活清贫,但对子孙的教育颇为重视。

  袁长志的父亲袁世平从小勤读诗书,可惜屡试不中,后来在县主簿手下谋得个文书的差事。

  到了袁长志这儿,干脆就不读书了。

  原本袁世平是想让袁长志继续走考取功名这条路的,在袁长志很小的时候就给他请了教书先生,省吃俭用供袁长志读书。

  结果袁长志就跟屁股上长了钉子,根本坐不住。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学母鸡孵蛋,剪猫胡子、揪猫尾巴,什么讨人嫌干什么,经常把袁世平气个半死。

  教书先生一个转身没看见,袁长志不是在他母亲的房间里蒙头大睡,要不就是跑到外面找人玩耍。

  袁世平气急了拿着棒子追着袁长志满院子打,可但凡一涉及到腿脚上的事儿,袁长志就特别灵,跑得比兔子还快,谁也抓不着。

  后来袁长志的母亲就劝袁世平:“我看长志倒适合学武,他聪明,但聪明的人未必一定都要读书。要不咱们把他送去学武吧。”

  袁长志母亲的这个思想在现代也是颇为开明的,她出身耽美书斋,琴棋书画、针织女红,无一不能,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家闺秀,当年看上了袁世平刚正不阿的品质以及为人谦和的气质,不顾家人反对嫁给了袁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