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瓶记_作者:她岭(14)

2018-03-18 她岭

  袁长志心下确实有些失落,但一时又无其他去处,经过一番斟酌袁长志还是留在了清丰县衙,当起了一名捕头。

  俗话说得好,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

  袁长志到清丰县衙门当差不到半年,朱永文就因渎职被剥去官衔,换了个姓曹的主簿,名叫曹白笙。关于朱永文为什么会被撤职,私底下虽有不同说法,但个中原因只怕就只有朱永文自己知道了。

  新来的曹主簿是开封府中书令葛大人的门生,这位曹主簿还随身带来了一位师爷,人称梁师爷。

  这位梁师爷有点斗鸡眼,一脸土色,面颊瘦长,他平时看人的时候,看得越仔细,他两只眼睛就越往一块儿对。但他却是曹白笙的心腹之人,尤其是曹白笙新官上任到清丰县身边没有可信之人,凡事大抵都是听这位梁师爷的。

  这一日曹白笙将梁师爷叫到跟前,关上门,从袖口里拿出一封信,对梁师爷说:“你且看看这封信。”

  梁师爷见信封上写着:“曹白笙 启”,先是一怔,随后抽出信纸,一看之下脸色变了变:“这是……”

  曹白笙面有古怪地说道:“你可看明白其中的意思了?若是不照做,你我的项上人头怕就保不住了!”

  这是一封中书府送来的信,上面写着如下内容:近日有三车官银从北京大名府押出,送往开封府。说是官银,其实是大名府知府献给当今太尉大人的礼物,各式金银珠宝共三车。

  这三车珠宝离开大名府,途径澶州、卫南、韦城,一路送到东京汴梁。

  珠宝本不是什么稀罕东西,但其实那三车礼物中,有两车装得是普通的金银珠宝,另外一车则全是珍奇古玩。而古玩之中有个上古奇物,是一个古瓶,乃无价之宝。

  中书大人的这封信,就是叫曹白笙无论如何也要把那个古瓶弄到手,否则就要他的脑袋。

  梁师爷看完这封信嘴唇紧闭,本来发黄的面色现在变得像是白石灰一般了。他又将手中的信细看了一遍,问道:“大人,这封信确是中书大人府上信?不会是有人捏造的吧?”

  曹白笙道:“送信之人我认得,错不了。”

  “那大人对此事,可是已经有了什么主意?”

  曹白笙眉头紧锁:“我想的是……找人假扮劫匪,将那三车珠宝劫了……再把相关人等除去,弄个死无对证。”

  梁师爷蹙眉沉思,半天没有吭声。

  曹白笙忍不住问:“你可有其他良策?”

  梁师爷道:“大人,劫道虽然是个不错的法子,但有些细节却不得不想清楚啊。首先,大名府知府送珠宝是次要,送古瓶是真心,如此重要的东西必然是由武艺高强的人押送,岂是一般人说劫就劫的?咱们衙门里又有谁有这么好的武艺、能胜任这件事呢?其次,即便劫成了,这可是在咱们澶州地界上出的事儿,哪片出事归哪片管,到时候太尉大人追究起来,大人犯的是办案不力的失职之罪,一样跑不了。”

  “照你如此说,这条路行不通?”

  梁师爷沉思片刻道:“若说武艺好,大人,其实咱们衙门有一个……但这个人,不是咱们自己人。”

  “谁?”

  “……袁长志。”

  “哦?”曹白笙眉头一挑:“你说的可是那个捕头?他有如此好的武艺?”

  “这人自小在少林寺学武,武艺深藏不露。”

  “那为何不找他来?”

  梁师爷面有冷色:“我看这人有些不识时务,倒会坏了咱们的事儿。”

  曹白笙听了眉头紧皱,沉声道:“那便是没路可走了。”

  梁师爷见曹白笙面露不悦之色,连忙赔笑道:“大人莫急,小人倒是有一计,可以让这袁长志的武艺为咱们所用又能一箭双雕。大人,请附耳过来。”

  梁师爷在曹白笙的耳边嘀咕了一阵,曹白笙一边听一边点头道:“好,好。”待梁师爷说完,曹白笙目含精光说道:“此计可行。只是此次跟袁长志同行之人,得叫他们嘴把严了,若是有谁乱说话……”

  梁师爷垂首道:“大人放心。这事就交给我来办。”

  就这样又过了些时日,某日曹主簿忽然交代袁长志去县外公出,估摸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袁长志接到差事简单收拾了下,就离开了清丰县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