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瓶记_作者:她岭(249)

2018-03-18 她岭

  阅兵大典当日。

  灵鹊湖畔,旌旗连亘几十里。

  望江楼内外百官齐聚,临江台校场外高台、以及龙啸山临近望江的半山上都是或坐或站的围观百姓。

  三声炮响过后,金鼓齐鸣,卫寒林宣布阅兵开始。

  苍涟身着戎装站在检阅台上,威风凛凛。校场众人极目四望,但见二十万大军列阵于望江之畔:旌旗遮天蔽日,刀枪剑戟林立,将士的铁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苍涟在卫寒林的陪同下,跨高头大马沿路而行。所到之处,“万岁”之声不绝于耳,苍涟瞧着威武雄壮、阵容强大的军队,意气风发,甚是满意。

  他骑马沿着校场行走一圈后登上望江楼,此时骑兵各营分阵排列,由各自的统帅骑马率队先行。

  大部队沿着望江边由西至东,经过望江楼,最后进入演练场。

  骑兵的军容齐整、铁甲铮铮,千人方阵接连行进,队伍一眼望不到尽头。

  袁长志披甲挎枪,骑马行走在队伍中间,这是他在东陵任镇东将军以来,首次在朝中众臣之前露面。

  很多人私下听闻袁长志骁勇善战,只道他骄气盛、匪气重,但此番一见之下,却不想袁长志是儒将的气质:他眉清目秀,相貌堂堂;高坐马上一身凛然正气,不卑不亢。

  袁长志领兵走在自己的营队前,心潮澎湃却又感慨万千,他觉得这场面似曾何时经历过,却又无从忆起。

  眼前这一片金戈铁马、欢呼雀跃的场景让他觉得既熟悉又陌生,脑中浮现出若干毫无头绪的零碎片段,不知所起,竟让他有些失神。

  正当袁长志出神时,突然他骑着的白马甩头伸颈、止步不前,接着鼻喘粗气,原地踏蹄,好似非常焦躁不安。

  袁长志忙俯身一看,只见白马两眼翻白、口吐碎沫,再没来得及细看,那白马已经长嘶一声,突然两条前腿往地上跪倒,接着整个马身侧摔在了地上。

  袁长志在白马倒地的瞬间,手撑马背一使力,飞身而起,轻松落在白马身侧。等他蹲下再一看那白马,竟然已经死了。

  袁长志的马忽然长嘶摔倒,吸引了校场众多人的注意,连苍涟也看见了这一幕。

  李仕明当时正在望江楼中坐在苍涟的身侧做记录,忽听楼下有人叫了声:“马倒了!”,他急忙顺着苍涟的目光望去,才发现袁长志正立于望江楼下,身旁倒着一匹白马。

  李仕明一眼就看明白了怎么回事,心里咯噔一声。他瞧了一眼苍涟,苍涟面沉似水。他又向袁长志望去,此时在袁长志身后,骑兵的三个营队已经跟了上来,万人铁靴踏地、号角齐鸣。

  李仕明的心登时砰砰直跳:袁长志和那白马如果再挡着道不走,身后方阵必然队形大乱。

  卫寒林这时走上楼来,脸色发青,跪倒奏请苍涟:“陛下恕罪,臣这就叫人去清路……”苍涟负手不语,这让卫寒林惴惴不安,更何况他也知道现在清道已经来不及了。

  卫寒林望着楼下的袁长志,心知这背后必定有人指使,但袁长志的失误已成定局,这是无法换回的了。

  朱有贵率兵在前,他从望江楼上众人的神色之中已然知道身后发生的事。这一切是他安排,他自然知道。此刻他心中暗自冷笑:“袁长志,现在是没人给你送马,也没人给你清道,要么就别人骑马你走路,让陛下治你个军容不整;要么你就乖乖自己把马拖走,退场在一旁待着,看咱们操练完。反正无论哪种都够你喝一壶的。”

  袁长志看着地上白马的尸体,心中所想与李仕明是一样的。他前面不到两排军的距离是还在行进中的马一坡的营队,而后面自己的营队还有不到片刻就要跟上来,再不让开就来不及了。

  他心一横,忽然附下身来,两只手分别抓住一条马腿,大吼一声,硬生生将那白马举了起来,扛在了肩上。

  他身后千人营的头排士兵正好走到近前,定睛一看:他们的将军肩扛一匹白马站在原地,顿时都傻了眼,不知不觉就要停下。

  袁长志看见,立时对他们吼道:“接着走!”说完大步走在了队伍前面,健步如飞,丝毫不比骑马慢上一星半点。

  文武百官、半山腰上的围观百姓见骑兵阵营之中一人扛着一匹白马面不改色心不跳,大步流星,沿着望江,带领队伍径直杀进临江台操练场。望江楼内外、校场上下,一时均都议论纷纷,无不惊叹此人拔山扛鼎的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