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瓶记_作者:她岭(316)

2018-03-18 她岭

  于锦堂道:“这本书与其说是武功秘籍,倒不如说是本医书,讲的是如何利用天地万物的气来疗伤救命。因为并不能算是一门武功,所以很少人问津,被常年放在了养心斋。既然你和它有缘,就拿走吧。”

  云小鱼轻轻接了过来,抱在胸口:“……谢谢你。”

  于锦堂翻身上马,深望了她片刻,最后勒转马头,策马而去。

  ☆、第一百二十八章 初露倪端

  九月东魂建议李仕明赋役和田赋分别按人丁和田产征收后没两天,李仕明被调离了谨言阁,官复左内史的原职,全面负责推进税制改革。

  由于新税法采取较为温和的方式,在适当减轻百姓税收负担的同时,也尽量避免了过多地触动官绅富户手中的财产。

  因此在东魂的坚持下,苍涟终于下旨在全国推行新法。

  虽然李仕明心知新法仍然隐患颇多,但无论如何在当今形式下,对安抚民心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然而到了十月,有州府上报各地起义军又有抬头趋势,随着来自各地州府的此类奏报越来越多,朝中质疑新法的声音也多了起来。

  苍涟下旨彻查,东魂遂指派李仕明负责到民间各地督查新法推行的情况。

  圣祖558年二月底,李仕明返回皇城,他将四个个月来的督查结果汇总成文奏报给了苍涟和东魂。

  李仕明洋洋洒洒近万余字的奏书一言以蔽之,即新法是有效的。可此时朝中要求终止新法的呼声越来越响,苍涟为了稳固朝局,下旨暂停新法。

  李仕明得到消息的那一刻,如同在寒冬腊月被当头泼了盆冷水:他肯定民间动乱多半另有内情,与新法关系不大。若此时停止新法,无异于让百姓再度陷入苦海之中。

  他当下决定立刻去见东魂,无论如何都要说服他劝陛下继续推行新法。

  他刚准备出门,这时候王二却来了。王二见李仕明满头大汗,连忙问道:“李公子,出什么事了?瞧你这一脑门子汗。”

  李仕明道:“我得去见国师,有要事要谈!”

  王二问是什么事,李仕明将起义军势头又起,涟王停止推行新法的事跟王二大概说了一番,而后道:“新法没有问题,民间闹事多半不是因为新法,我得去找国师解释清楚。”说着抬脚就要往出走。

  王二拉住他道:“你说得没错,民间不太平跟什么新法无关,跟群真会却大有关系。我今天找你就是来说此事,你不妨先听我说。”

  李仕明面露诧异,立刻道:“好,咱们里面说。”

  二人进到屋内关上门,刚一坐下,王二就开门见山道:“去年十月开始,在卧龙岭北大概有三、四次动乱,背后都是群真会挑的头,规模都不大,但他们一路杀富济贫,所以深得民心。”

  李仕明道:“除了背后是群真会这一点朝廷不知道,其他情况倒是跟各州府上报的情况差不多。群真会这样做看似是在帮老百姓,但却阻碍了新法的推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富不均的问题。”

  王二摇头道:“说新法能解决百姓贫苦我信,可是它没抢的快啊,群真会抢几个大户就解决一村子人吃饭的问题了。”

  “你说得不错,要想新法见效不可能那么快。但他们这样做是杀鸡取卵。”

  王二听他文绉绉的,忍不住“咳!”了一声:“李公子你这么聪明,怎么这件事上想不明白了,说白了,能顶风作案那就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要跟朝廷对抗到底!我看杀富济贫那也就是个幌子,事实上他们要自立王权,否则他们召集那么多人是为什么?”

  李仕明听得极为认真,眉头紧蹙沉思不语。

  王二又道:“为了弄清这背后的原因,我特意去查了群真会总舵主向天雕这个人。此人于圣祖523年创立了群真会,按年龄推算,那年他是二十九岁。他虽落户在阎州,但人名册上关于此人二十九岁之前的记录是一片空白啊,我里里外外查遍也没找到一丁点关于他出身的线索。至于之后的记载,我看都是他的发家史,真假都不一定了。”

  “若如你所说,蹊跷多半在此人身上。”

  “不错,我就从他身上下手,定能查到些蛛丝马迹。”

  李仕明点了点头。

  王二想了想,叹道:“这段时间我也一直在打听云姑娘的下落,可惜没有什么消息。”李仕明听罢神色瞬间有些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