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瓶记_作者:她岭(365)

2018-03-18 她岭

  云小鱼也一病不起,跟很多兵士一样,开始是咳嗽、头晕,到后来数日高烧不退。

  就在她生病的这段日子里,群真会与北陵起义军、北陵朝廷之间的关系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两年前北陵起义军全线起事后,跟北陵朝廷一直处于胶着状态,形势紧急。他们的统领魏连江那时请群真会出兵支援,褚兰舟和于锦堂为了这件事还特意来北陵见了魏连江一面,但那年八月向天雕忽然病重,这事就没谈成。

  去年十月群真会在东陵国内失利,向南霄决定率领大部队来北陵支援魏连江,实际还有个想法就是在北陵养精蓄锐,准备东山再起。

  谁知群真会还没到北陵,北陵起义军自己却先起了内讧。

  魏连江的副将科尔哈茨跟魏连江两人不仅性格各异,而且在做事方法和处世态度上也大不相同:魏连江是个颇有抱负、能屈能伸的人,而科尔哈茨虽然骁勇善战,但却刚愎自用、脾气暴躁,这就导致了两人一直以来龃龉不合。

  后来他二人在出兵方案上多次产生分歧,科尔哈茨几次不听军令擅自出兵,终于惹怒了魏连江,两人针锋相对,谁都容不下对方,彻底反目成仇,在皇城附近的据地接连对起火来。

  最后还是魏连江未忘本谋,他主动去找科尔哈茨,劝他暂时放下个人恩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你我如此对耗下去,得利的是朝廷,那这些年咱们的努力就白费了!”

  科尔哈茨却并不买他的账,回话道:“论资格论能力论威望,我都不输你,凭什么你做主帅我为副将?咱俩换个个儿,我就同意议和!”

  魏连江见科尔哈茨毫无诚意,一怒之下甩手而去。

  他紧接着来到凌云寨,对向南霄说:“科尔哈茨这个人虽有些本事,但却狂妄自大、有勇无谋,我断不会把兵权交给他。事已至此,我想请总舵主支援我,将来打下天下,与总舵主平分!”

  此话正中向南霄的下怀,向南霄当即同意。

  与群真会联手后的魏连江部队兵强马壮,与从前不可同日而语,科尔哈茨虽然蛮勇但也知道此番绝无胜算,无奈之下只好主动撤兵,退到云湖关以南。

  如此一来,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北陵国内的格局就变成了魏连江、群真会与北陵朝廷之间的对弈。

  但就在此时,事态又发生了变化。

  北陵朝廷派使者请见向南霄,并带去夜昱亲笔书信一封,书信行文甚有诚意,内容是想约请向南霄面谈。北陵使者传达了夜昱的旨意,力劝群真会与朝廷联手,共同对付起义军,并承诺平定叛乱后封侯加爵、子孙世代荫袭锦衣千户。

  对此,向南霄很是犹豫。

  他的内心实际是倾向于跟北陵朝廷联手的,但起义军的魏连江与老舵主向天雕是故交,这份情义又不能不理。

  向南霄拿不准主意,便叫来陈天河、褚兰舟和沈瀚亭等人一起商量。

  褚兰舟听完,对向南霄说道:“总舵主,你应该答应北陵朝廷,原因有三。首先,魏连江这个人表面看来宽仁大度,实则野心极大。他能忍人所不能忍,也必能为人所不能为,将来天下两分之时,他一定不会信守承诺。其次,北陵的这只起义军里虽然也有几个能人志士,但却凤毛麟角,闲人匹夫、市井无赖占了大多数。这些人有反抗的蛮力却没有统治的才力,更没有顾全大局的长远之见和知人善用的眼界和胸襟,这样一群人即便胜了,也断不能让他们来治理国家。再次,现在的北陵朝廷表面看似太平,实则内里孱弱,昱王无能,朝中也无能将,这也是他们想跟咱们联手的原因。总舵主可借此要求北陵国助咱们一臂之力,则推翻苍氏王朝、重返东陵的大事可成。”

  向南霄又问了其他人的意见,陈天河和沈瀚亭对褚兰舟的说法深以为然,但底下众人却看法不一。

  有人不同意褚兰舟,反驳道:“跟着朝廷,打赢了最多赏银封地,最后还不是屈居人下?但和魏连江联手推翻北陵朝廷,最后就算他魏连江翻脸不认人,咱们难道怕他不成,就跟他死磕到底,不信打他不过!到时候整个北陵都变成咱们群真会的,总舵主你就是皇上,岂不更好?”这个想法也得到了一部分人的支持。

  双方一半一半各持己见,向南霄甚是为难,迟迟拿不定主意。

  沈瀚亭这时便劝他:“但凡做决策,都没有十成把握的事。这就好比两军交战,分析敌我五事七计,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之后,得出己方胜算多、对方胜算少的结论,就可以出兵了。至于各种突发意外,非人力所能控制,只能见招拆招,考虑太多也是避免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