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为本_作者:经年未醒(186)

2020-09-07 经年未醒

    大兴庄的人依依不舍将林福送走,并且非要给她塞上一大堆土特产,热情得让林员外实在拒绝不了。

    就连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也塞了林福一颗麦芽糖,显然是她自己的零食省下来给林福的。

    “乖,你自己吃,姐姐有糖的。”林福把糖塞小姑娘嘴里。

    小姑娘含着糖,糯糯问:“姐姐,我长大以后也能像你一样考科举当官吗?阿爹说,圣人英明,所以让姐姐你和儿郎一样当官,都是为了我们百姓能过吃得饱饭、能穿漂亮的衣服的好日子哩。我也想像姐姐一样。”

    林福一愣,笑了:“当然可以。”

    小姑娘高高兴兴说:“我要回去告诉阿爹,姐姐说我可以。”

    “那你可得现在开始好好读书,比男儿郎读书更厉害才行。”林福蹲下来,抬手轻轻摸摸小姑娘的羊角辫。

    “我一定好好读书,我这就去跟阿爹说,我也要和阿兄一样去李夫子那儿念书。”小姑娘重重点头,扭身欢欢喜喜跑去找家长了。

    林福看着小姑娘跑远的背影直至不见,然后上马一挥鞭:“回城!”    头天圈了长安县的公廨田, 次日去了万年县又是一顿好圈, 回去后,林福写了份奏章递给郎中袁志美。

    袁志美看过后,原封不动地递给了工部尚书鲁印。

    鲁印将奏章打开, 边看, 脸上的胖肉和胡须就边抽抽个不停。

    看完,问袁志美:“您觉得可行?”

    袁志美道:“为何不可行?此乃利国利民之事,想必其他衙门必不会反对。”

    鲁印:“……您真这么觉得?”

    袁志美换了个说法:“此乃利国利民之事, 想必陛下必不会反对。”

    鲁印:“……”你说得好有道理。

    袁志美叹了一口气,说道:“下官虽然到工部也才几个月, 倒也看清楚了,咱们工部比起兵部、刑部……唉……更别提吏部、户部……唉……就是礼部都……唉……”

    鲁印:“………………”

    您能别“唉”了吗?“唉”得我心口痛。

    “行了, 我这就把奏章递到政事堂去。”不就是圈别的衙门的公廨田,把朝廷半数衙门都得罪么, 干了!

    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

    “尚书英明。”袁志美微笑退场,深藏功与名。

    政事堂的执宰们接到了署名工部屯田司员外郎林福、盖工部尚书印的奏章,一个个也跟鲁印一样,无语到抽抽不停。

    “诸位认为如何?”李骥问。

    “此乃利国利民之事, 朝廷各衙门自当全力支持。”林尊是无条件站女儿这边的。

    其他人:“……”

    利国利民的帽子都扣上了,他们再反对岂不是显得私欲甚重, 不为国、民计?

    行吧,反正也不是要一家之田,大家都一样。

    政事堂将奏章批复后送到皇帝御案上, 皇帝看完后准了,然后中书写就诏令、门下盖章通过、交与尚书省执行。

    于是,林福拿起秋夕写的“圈地”记录,带上屯田司众人开始“圈地”。

    政事堂的大佬们这才发现,林员外圈的地并不是每个衙门都圈一样大小一样肥沃。

    就比如户部吧,她圈了老大一块地,但只有一小部分上田,其余皆是中田;中书省的,她圈了一块比户部的还大,但几乎是荒地的地;太子詹事府的,她圈了五十亩上田。诸如此类。

    这么一来,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大多衙门是持反对态度的。

    把地献出去,地上的收成怎么算?算原本衙门的还是算屯田司的?算屯田司的话,那衙门里少了补贴该怎么办?

    可屯田司的太鸡贼了,招呼都不打一声就让皇帝下了诏令,他们还能违抗不成?

    违抗不了,但给出的地的多寡还是能好好说道说道的。

    太子詹事府第一个跳出来,凭什么他们要贡献出五十亩的上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