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设计师_作者:青枫垂露(52)

顾阙全然不晓得夏谨亭的心思,循例做了早饭。

白粥配鸭蛋黄油条和小菜,十分传统的中式早点,从餐饮习惯上看,顾阙又不像是有留洋背景的。

夏谨亭仔细观察过,顾阙烧菜的手艺很好,尤其是素烧茄子、烩三鲜一类的家常小炒,是顾阙的拿手菜。

夏谨亭生病时胃口不佳,顾阙特地调整了佐料的比例,烧出来的菜肴仍能勾得人食指大动。

“在想什么?”见夏谨亭夹着一筷子小菜出神,顾阙好奇地问道。

“顾先生烧菜的手艺真好。”夏谨亭由衷夸赞。

顾阙会心一笑:“早年间学的手艺,你喜欢就好。”

一句话,让夏谨亭对顾阙的身世愈发好奇了,这个时代只有穷人家出身的孩子才要帮着做饭烧菜,顾阙如今财力丰厚,早年间竟也过了苦日子?

“再不吃,粥要凉了。”顾阙指了指夏谨亭面前的瓷碗,用餐巾擦了擦嘴。

不对,夏谨亭看着顾阙的动作,又将那“出身穷苦”的想法划去了。顾阙举手投足间都是贵气,用餐巾擦拭的动作也十足优雅,绝不是普通人家出身。

顾阙有早间读报的习惯,这会儿他正翻阅着今日的报纸,夏谨亭偶一抬头,正巧看见“退婚声明”几个大字。

当看清声明的落款时,长久以来压在夏谨亭心中的阴霾终于拨云见日。

蒋家终究是退婚了,一切依夏谨亭所言,声明里说明了两家人和平退婚,此后再无瓜葛。

夏谨亭将那声明翻来覆去看了几遍,心下诧异这一回,蒋宽竟这样好说话?

顾阙把报纸翻了个面儿,也瞧见了那则声明。

“恭喜,脱离苦海。”说着,顾阙举起了茶杯。

夏谨亭心情一下子雀跃起来,与顾阙隔空碰了碰杯,喝下茶水的刹那,终于有了恢复自由身的真实感。

太爽了。

从今往后他不必再背负着“蒋家未过门的男妻”这个该死的名头过日子,也不用终日东躲西藏,以假身份示人。

心情大好的夏谨亭主动揽下洗碗的任务,冰凉的水浸润手掌的一刻,他被冰得浑身一激灵,心下却格外畅快。

只觉得目之所见天是蓝的、云是白的,连空气都是香甜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看着手中的碗碟,夏谨亭又想到了顾阙。

似乎从在草场碰到顾阙的一刻起,运气便一下子来了。蒋宽吃瘪、找到住处、养好身体、蒋家退婚,每一件事情都充满了希望,顾阙的确不辜负“金手指”的名头。

兴致高昂的歌声从厨下传来,昭示着夏谨亭前所未有的好心情,顾阙在外头听见了,不由地轻笑出声。

这些年,他一直独身一人居住,姜老夫人多次劝他找个贴心人,都被他挡了回去。

夏谨亭的到来,让这处闲置已久的宅子焕发生机与活力,以往冷冰冰的屋子有了人气与欢笑。

起初顾阙住这儿,只是为了方便照顾生病的夏谨亭,如今人病好了,顾阙却打消了搬离的念头。

顾阙承认,这宅子里的温情让人上/瘾,于是,他陆续把东西都搬了过来,打定主意占据宅子的主人房。

夏谨亭是个让人省心的房客,礼数周全,知情识趣,顾阙不喜人侵犯隐私,夏谨亭便牢牢记住规矩,从不涉足主人房。

在生活上,夏谨亭也十分好养活,哪怕在病中也从不挑食。顾阙还是头回遇见,像夏谨亭这么捧场的食客。

渐渐的,顾阙下厨的次数越来越多,对夏谨亭的口味也越来越了解。

夏谨亭平日里吃得素,最喜爱的肉食是糖醋小排,有这道菜时,他能多吃一碗饭。

除了记下夏谨亭的口味与喜好,顾阙的情绪也为之牵动。夏谨亭难受时,顾阙心情亦低落,反之,顾阙也会替他高兴。

譬如眼下,顾阙也被夏谨亭的快乐情绪所感染。

他将看完的报纸放在一旁,一错眼瞧见旧报纸上用自来水笔写了什么,仔细一瞧,原来是报纸刊载的招工告示。

夏谨亭在属意的告示上打了红圈,除此之外,页面中央还划了个通红的大叉。

顾阙瞧见了“亦铭坊”的字样,眉心猛地蹙起。

怎么回事?!

夏谨亭划了红圈的告示都是制衣坊或成衣店的广告,照理说亦铭坊也应该在其考虑的范围内,以亦铭坊的名气,城中多少人挤破头想进来,夏谨亭却在上头打叉?!

一瞬间,顾阙心头闪过无数个问号。因着这个小插曲,顾阙原本爽朗的心情,也变得微妙起来。

第二十七章

顾阙仔细看了夏谨亭选中的制衣坊大多经营西服,无论是门店规模还是业界口碑都无法与亦铭坊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