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续文其实是认同丰靖帝的做法,镇南王手握重兵,干系重大,若是让他把边疆数十万大军变成冯家军,那帝王的威严何在?
防范于未然,这本就是皇帝该考虑的。
只是站在冯洛凌的立场上,这对他来说太不公平。
但这世上又有什么公平可言,有舍必有得,他享受了镇南王世子带着他的荣耀和便利,自然也要承担这个身份需要付出的代价。
仔细想想,这样也算是公平了。
想罢,温续文闭上眼睛,一觉醒来,又是崭新的一天。
冯洛凌在点名后,再次离开国子监,他现在算是正式定亲了,再找沈琳琳就不用偷偷摸摸了,可以光明正大地约她出来培养感情。
温续文开始羡慕冯洛凌,比起人家可以天天见面,他和许舒妤就太惨了,半月才能见一次。
看着桌上的书籍,温续文默默祈祷,会试快点到吧。
在他的一天天祈祷中,丰靖四十二年就这么结束了。
年底,国子监放假,今年温续文和许舒妤还是去宋府过年。
宋夫人喜欢热闹,再加上李成业有事回兴元府了,所以这一次他们还把李司祈叫了来。
李司祈还想把周江宁叫来,只是周江宁死活不愿意,在一起过年的意义不一样,他们非亲非故,这个时候他怎么可能过来。
大年三十这一天,温续文照例陪宋修德下棋,直到这时候,温续文才知道李司祈棋力不佳。
温续文笑了,“原来表哥也有不擅长的东西。”
李司祈摆手,“我不擅长的东西可多了去了,除了读书,我什么都不擅长。”
这当然只是自谦,实际上李司祈除了读书,画技也不错,只是不曾表露。
许舒妤早就知道李司祈棋力不佳,当初她还想静儿下棋也不好,两人挺配的。
只可惜,两人到底有缘无分。丰靖四十三年的大年初一, 温续文和许舒妤就离开宋府回了家,本来他们应该在宋府住几日的,只是从兴元府送来的一封信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看着信中的内容, 温续文眉头紧锁, 看向许舒妤,“娘子打算什么时候动身?”
许舒妤咬唇, “以防万一, 越快越好。”
信是李氏写的,在信中李氏提到李老爷子病重, 许舒妤身为嫡亲外孙女自然得回去, 若非温续文要参加三月份的春闱,他也得回去。
温续文握住许舒妤的手,轻声安慰她, “娘子先别想太多, 外祖的具体情况如何我们并不清楚, 或许事情还有转机,盛京有不少医术高超的大夫,我一会儿就去医馆, 看看有没有人愿意随你去兴元府。”
听到这话, 许舒妤眼睛一亮,“对,兴元府只是一个小府城, 自是没办法和盛京比。”
许舒妤虽和李老爷子相处的时间不长, 可这是她第一次面临生离死别,她下意识地希望这一天晚些到。
许舒妤要尽快赶回去, 估计明日就会动身, 温续文知道耽误不得, 立刻起身,“我这去请大夫,娘子暂且先收拾行李。”
许舒妤点头,她对温续文很信任,既然他说了,就一定能做到。
温续文离府后,并未直接去医馆,而是吩咐驾车的何顺,“何顺,去镇南王府。”
何顺应了声,连忙驾车往镇南王府赶。
温续文虽然和冯洛凌相识已久,可这镇南王府还是第一次来。
镇南王身为丰朝唯一的异姓王,王府自是修得十分气派,大门敞开,门口有四个侍卫分列两排守着。
何顺第一次来王府,看着那四个侍卫心里有些发怵,强忍着不适,上前道:“劳烦通报一声,我家公子来拜访世子。”
话音落下,四个侍卫目不斜视,没有任何反应,只当何顺不存在。
何顺脸色涨红,有些不知该如何是好。
马车中温续文见此,暗叹口气,何顺虽然一直跟着他,但到底经历的少,还不够成熟。
温续文掀开车帘,跳下马车,走过去,温声道:“在下温续文,和世子同为国子监的监生,还请几位通报一声。”
何顺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没有报温续文的名讳,不说名字,人家管你是谁。
镇南王府可不需要给任何人面子!
这时候,侍卫有了动作,扭头看向温续文,虽说他大年初一就来拜访有些突兀,不过既然是冯洛凌的同窗,他们就不能随意忽视。
其中一人使个眼色,后排的两人马上转身跑进王府,看样子是去报信了。
至于另外两名侍卫继续目视前方,没有搭理温续文主仆的意思。
温续文也不尴尬,默默地站在原地等着。
没一会儿,侍卫跑出来,不似之前板着脸,恭声道:“世子请温公子进府。”